陳女士早年曾因腦部缺氧影響四肢活動,現須靠助行架出入,為確保家居安全,職業治療師建議她在家中加設扶手及更換廁門;年老的張婆婆一室電線殘舊,多次漏電短路,急需重新鋪設。兩人獲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家居維修」專戶撥款,得以開展工程。
「早排哮喘病發作,住咗一個月醫院,今次大病一場之後,身體又差咗,雙腳更加唔聽使,震得好厲害,成日跌倒。」陳女士氣若游絲地說。
三十四歲的陳女士,原本在銀行當文員,五年前突然哮喘病發,昏迷了大半個月,更因腦部曾缺氧,令腦細胞嚴重受損,影響四肢活動能力,現她要以助行架協助出入。
「呢五年,我個病都冇乜大進展,有時連企都企唔穩。」為安全起見,職業治療師較早前曾替陳女士進行家居評估,建議她在家中裝設多條扶手,同時拆除廁所門檻,並改裝廁所門為趟門,方便出入,惟工程費合共三千八百六十元,非貧困的陳女士所能負擔。
陳女士育有一名八歲女兒,她病後無法工作,現靠任職保安員的丈夫獨力維持一家生計,經濟擔子沉重。「我哋𠵱家連生活費都唔夠,好多時都要問親戚借錢,真係冇多餘錢做維修。」
記者了解陳女士需要後,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已即時從「家居維修專戶」撥款三千八百六十元,資助她進行上述改善工程。
六十六歲的張婆婆,入住公屋單位二十多年,屋內設施已十分殘舊,但乏錢維修。「𠵱家我最擔心漏電,因為啲電線好舊,而且跳過幾次電掣,萬一火燭就死梗。」張婆婆憂心忡忡地說。
張婆婆原本育有三子一女,當中三人先後離世,其老伴亦於四年前撒手塵寰,她現與患有智障的幼子相依為命,兩人靠領取綜援金維持生活。
張婆婆居室殘破簡陋,半年前,其單位更多次出現「跳灰士」情況,令無依無靠的她甚覺彷徨。「有次煮緊晚飯嘅時候,全屋突然黑晒,惟有落樓搵管理員,開番個總掣;管理員勸我搵師傅詳細檢查吓屋企啲電線,但我邊有錢!」
記者已把張婆婆的求助個案轉交聖雅各福群會家居維修隊進行評估,並於稍後進行維修。
社會有不少貧困老弱,因欠缺維修費,被迫活在日久失修的居所內。有見及此,蘋果日報慈善基金特設「家居維修專戶」,協助貧困家庭進行緊急及基本的家居維修,減輕他們經濟負擔,改善生活環境。善長慷慨支持,可讓更多人受惠。
「家居維修專戶」捐款編號︰C1616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