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人造青口」測海水金屬

城大「人造青口」測海水金屬

【本報訊】城市大學今天成立全港首個「海洋環境研究及創新科技中心」,研究本港的海洋生態。該中心除會以「人造青口」代替可食用的青口,檢測本港水域的重金屬含量外,並會研究海水的含菌量及魚類畸變成因。

遇重金屬會變藍
城大生物學講座教授暨海洋環境研究及創新科技中心主任胡紹燊昨日稱,世界各地過往均以青口檢測海水的重金屬含量,但環境因素會影響檢測準確性。城大年前自行研製用「人造青口」,即以塑膠樽盛載一些類似啫喱的化學物,放入水底及海水中,化學物檢測到重金屬會變藍色,以便研究人員化驗海水中的重金屬含量。
此外,城大於三個月前,以四十萬元購入一部能同時測試四種病源菌的儀器,能在五小時內測試水中是否含沙門氏菌及大腸桿菌等。該中心獲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四千五百萬元,進行為期五年研究有關海洋的工作。該中心成員包括來自城大、港大、科大、中大、理大及浸大的學者,以及來自挪威及美國等地的科學家。

「人造青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