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亂削資製造分化

胡亂削資製造分化

林本利

特區政府建議二○○八年推出高中三年新學制,二○一一年大學實行四年制諮詢期剛結束。但由於政府將學制改革和課程改革綑綁在一起,故此中學若反對匆匆推行課程改革,大學學制改革將受到阻延。
其實過去幾年,大學校長已向政府提議,在○五年實行四年制,換取政府不用進一步削減大學開支,這亦可以令受削資影響的副學士講師,過渡任教一年級學士課程。但政府卻一意孤行,要繼續大幅度削資,並且將大學員工的薪酬和公務員薪酬脫鈎,令大學管理層花費不少時間去處理削資問題,兼且造成內部嚴重分化,對大學的教學、研究和行政工作,帶來負面影響。
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後,新加坡政府便即時削減全體公務員的薪酬。只可惜當時的財政司司長曾蔭權自視太高,誤以為政府以千億元入市後經濟很快會復甦,又盲目相信科技可以救港,匆匆批出數碼港項目,容許全無業績的科網公司上市抽水,製造科網泡沫。曾財爺不但沒有調低公務員薪酬,甚至在二○○一年進一步調高高級公僕薪酬5%,令財赤進一步惡化。
經過連續兩年財赤超過六百億元,政府惟有和公務員團體商討,在○四及○五兩年,分兩階段削減公務員人工6%,將薪酬回復至九七年回歸前的水平。另外又檢討公僕薪酬水平,預備進一步削減新入職員工的薪酬。

政府機構及其他資助機構的員工,大多都只求生活安定,不求大富大貴,不然便早已加入私人機構工作。特區政府沒有在九八年金融風暴後一刀切減薪,換取工作穩定,拖拖拉拉幾年後才減薪及削資,嚴重影響公務員及資助機構員工的士氣和穩定性。
醫管局及社會福利機構,早已因為政府削減資助,實行一筆過撥款和短期合約,令員工士氣低落。管理層和前線員工互不信任,各人為求自保,甚至出現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局面。一些對工作環境感到意興闌珊的員工,情願選擇提早退休,令醫療界和社會福利界損失不少優秀員工。
類似衝擊亦在各間高等院校出現。特區教育官僚不斷製造混亂,先有院校合併建議,後有削減副學士資助,之後再來一個薪酬脫鈎,新入職者的薪酬竟然連中學老師也不如。一時要求各間大學一窩蜂做研究,一時又說要分工,要將研究撥款集中在個別院校,令各教員無所適從。
在面對年年考核,科科面對評估,行政工作大增,就業前景不明和薪酬不穩的情況下,再加上港元跟隨美元大跌,不少大學教授為求安靜,選擇離開香港到其他海外大學,甚至內地大學執教。過去幾年,大學教職員的流失情況十分嚴重,大學為了節省開支,只能以短期合約聘用資歷較淺的講師和教學助理填補空缺。再加上未來幾年,將有大量教授達到退休年齡或者供樓期滿,有關方面若不及早正視問題,到二○一一年推行四年制時,恐怕找不到足夠具資歷的教員去應付新增的需求。
……………………………………………………
作者為香港理工大學會計及金融學院副教授,文章逢星期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