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2004年第4季GDP增幅達9.5%,高於市場原先所估計的8.9%。這個數字令市場既喜且憂。喜者,是中國經濟仍處於高速增長期;憂者,是數字意味着去年的宏觀調控措施仍未收到預期效果,今年中國政府有機會重施故技,以壓抑可能過熱的經濟。
儘管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表示,中國暫時沒有立即加息的必要,為市場派發了定心丸,但往後日子,我們卻不能肯定會否繼續有同樣的措施出籠。因此,中國的經濟,甚至乎國企股,今年某程度上仍會受國內政策風險所影響。這點是投資者不得不注意的。
宏調有的放矢
今次公布的數據中,最值得留意的是固定資產的投資。雖然此數據較去年第1季的43%明顯有放緩迹象,但按年增幅仍高達25.8%,是一個不能忽視的數字,所以我們仍要觀察此數據往後的走勢表現。究其原因,固定資產投資是代表了一家企業的有形資產投資,它將來會為企業帶來收入,這表示固定資產投資於國內,是一個長期投資的承諾。
綜觀環球各地,能錄得如此驚人經濟增長的地區,可說絕無僅有。假設中國未來時間仍能保持高速的經濟增長,相信將會吸引不少資金繼續流入中國作長線投資。因此,此數字於去年第4季度有所回落,但由於基數相對變細,今年第1季度與之相比,或會錄得較大的增長,屆時可能會成為國家推行宏調的其中的一個理由。
一直以來,中央不同時間推行的宏調政策,都有不同的目的。以上年年初為例,最主要是打壓個別發展過熱的行業(如原材料、水泥),但下半年的加息,明顯是冷卻房地產過熱的現象。那麼,今次顯示了中國經濟仍處於高增長的形勢,往後中央需要調控的,又會着眼在哪一個範疇呢?
我相信仍會着眼於利率的調控,原因是中央已表明,短期內也不會讓人民幣升值,但人民幣的確又有被低估的現象出現。有鑑於此,將會吸引更多的資金流入中國的資產市場(當中尤以房地產市場更為吸引),令資產價格不斷上升,最終令通脹的陰影揮之不去。而最直接壓抑房地產市場出現過熱的手法,除了直接干預資金流入外,便是加息了。所以,即使有關官員表示國內短期沒有加息的必要,但我相信今年內仍有1至2次的加息機會。
正如有國內學者亦表示,若通脹處於目前4%水平,存款利率至少也要調高200點子,才可以遏止房地產投資過度投資的情況。
若果國內今年繼續加息,相信最大的得益者會是國內保險股,原因是利率的調升,有助提升保險公司的投資回報。故此,今年中國可能推行的宏調,或會對其他國企股帶來不明朗因素,但對於保險股而言,或者是有利的1年。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