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七大工業國(G7)即將開會,繼續成為炒賣人民幣升值的借口,但交易規模有限,1年人民幣不交收遠期合約折讓價,早上雖曾輕微擴闊約250點子至4100點子,但午後已逐步收窄至3950點子。銀行界人士說,相信會議舉行前,市場仍會炒賣人民幣升值的消息,但外界亦充份理解到,升值不會在短期內出現,且幅度不會很大。
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在每周專欄《觀點》中表示,目前非銀行人士(包括本地海外投資者、出入口商及貨幣投資者)沽出港元的情況,與近期股市下跌頗為脗合,有可能是部份外地投資者沽出港股後,將資金調離港元,惟並無資料可予證實,而從總結餘維持穩定角度看,現時並無資金流走,直至有銀行向該局出售港元時,才將此交易理解為資金確實流出港元;隨着美國加息,港美息差擴闊,料利率套戥活動會引發資金外流。
豐隆銀行香港分行財資部主管李子凡說,人民幣不交收遠期合約折讓價,在市場早段主要反映中國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鋼前日的言論,指人民幣應與一籃子貨幣掛鈎,但憧憬升值的交投有限,折讓價也逐步收窄,美電在7.7980至7.7990間徘徊。
花旗集團私人銀行亞太區高級投資顧問兼董事總經理TonyStanton預計,中國今年內會擴大人民幣滙率波幅範圍,即使在2月正式調整也不感出奇,幅度暫難估計,相信將是合理及符合中國國情,而人民幣升值,對香港經濟及服務業均有正面影響,也不會影響本港的聯繫滙率制度。
花旗集團私人銀行投資研究部董事ArunMotianey續稱表示,下周的G7財長會議,只是為未來1年各國就人民幣滙率重估進行討論掀開序幕,相信在美國要求中國調整滙率的同時,中國也會要求美國調整儲蓄利率,即處理好財政赤字。他說,美元兌主要貨幣貶值已大致完成,今年將進入第2階段調整,主要是兌新興市場的貨幣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