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馬票有74年歷史

港馬票有74年歷史

香港馬票源於一九三一年,距今已有七十四年歷史。雖然香港賽馬會早於一八八四年成立,但賽馬在早期只是高尚階層的玩意,所以普羅大眾只有買馬票作以小博大投注之用,在一九三一年發售的馬票,每年會舉行三次,分春季、秋季及夏季,不過當時並非由馬會專利發行,其餘有不少慈善團體如東華醫院等,亦有發行馬票作籌款之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馬票售價由一元加為兩元,玩法為在截止售票當日,馬會先以攪珠方法抽出數十個入圍馬票號碼,然後再從中攪出十多個號碼,編配在指定的一場賽事的馬匹身上,該場賽馬結果的頭二三名馬匹,便是馬票持有者的頭二三獎,其餘則屬入圍獎,頭獎在一九六○年代達一百萬元,當時過千呎住宅單位亦只是數萬,所以馬票受普羅大眾歡迎有其原因。

受六合彩打擊
不過到一九七○年代中期,隨着六合彩推出,馬票的受歡迎程度大減,馬票在少人問津下,頭獎彩金不斷下跌,由最初的一百萬跌至約二十萬元,最後在七七年被迫取消,其後馬會在○○年以慈善方式再推出千禧年馬票,當時頭獎獎金高達二千萬。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