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今次主動出擊替數碼港計劃辯護,但以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曾俊華名義發表的兩篇文章錯漏百出,刊登前還得一改再改,事件不但愈描愈黑,立法會更趁機「翻舊帳」,要曾俊華及當年任財政司司長的曾蔭權「解畫」。有立法會議員私下表示,今次反擊行動並非曾俊華主意,而是來自政府高層,希望抑止民主派借數碼港批政府早存官商勾結的攻勢。
有立法會議員透露,曾俊華背後的「文膽」並非別人,正是現時負責數碼港的副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規劃及策略)馮程淑儀。該議員指馮太曾任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的秘書,但當年有關數碼港的談判是秘密進行,相信她對當中細節所知有限,而當年負責領導一個小組處理談判具體工作的人,是現任旅遊事務專員的鄭汝華。
該議員說,正由於曾俊華及馮太兩人均非數碼港計劃的「經手人」,所以文章才弄錯立法會曾否反對地產商建議出售數碼港土地方案的事實。政府前晚知悉民主黨作出反駁後,才連夜通知傳媒機構,將文章中「反對」字眼改成「不同意」,但仍然被議員指為不符事實。
有接近政府消息人士表示,今次撰文行動並非曾俊華或局方主意,而是來自政府更高層授意,相信是政務司司長曾蔭權,目的是阻止民主派再以數碼港事件印證回歸後存在官商勾結情況,避免事件鬧大。但現在反擊行動變成自我抹黑,還給立法會翻舊帳機會,相信曾蔭權本人也始料不及。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