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如果小孩子告訴成年人:「我大個想做律師?醫生?會計師?建築師。」必定會聽到讚美和鼓勵性的說話。
但今時不同往日,大學生畢業不過一萬元月薪,做醫生的又說香港醫生數目已飽和,做會計的都勸人不要選修會計,只怕畢業找不到工作就是極不精打細算。
偶然也會聽到朋友因子女大學畢業後立即找到工作而引以為榮,剛剛有兩位朋友的女兒不約而同加入了投資的行列,聽說新丁的月薪都有五萬左右,但一天只能睡三、四小時。
有些朋友說孩子是天生天養,但有些則說要裝備孩子以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
我也深信這條地球村越來越小,所以競爭越來越大,不只與國內的人競爭,由於通訊超級的發達,社會未來主人翁將要與全個地球的同業競爭。聽說美國牙醫早已飽和,為提高競爭力,有些牙醫就設法減低成本,向人工較便宜的國家訂製假牙,例如說美國牙醫會把所需假牙的圖樣電郵到菲律賓的技師,國外訂貨也只比國內訂遲一兩天,而美國的假牙製造技師當然要面對菲律賓同業的平靚正表現。
人生,由做精蟲那剎已經要與二億多競爭者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