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了2004年第4季的GDP增長率為9.5%,這數據令部份經濟專家頗感意外。事緣由去年第1季開始,內地的GDP連續3季下降,令市場逐漸認為國內的宏觀調控開始漸見成效,豈料在去年第4季,GDP在下跌3季後再度上升,並較去年第3季的9.1%增幅為高,同時高於市場預期的8.6%增幅。
同一個消息,對不同地區卻有不同的效用,好像中國周邊的東南亞國家,例如日本、南韓及台灣等地,由於它們的經濟頗依賴中國的經濟增長支持,故中國經濟持續強勁,對這些國家幫助頗大,正如日本,隨着中國GDP勁升9.5%,市場再度看好日本的資源股,例如NipponSteel等,帶動了昨日亞洲區股市普遍回升。
同樣道理,近年不少美國跨國企業大量投資於中國,隨國內經濟持續強勁,當然會利好這些美國大企業的盈利。國內經濟數據突然轉強,雖然有利外圍地區,但對國內來說,則反映宏觀調控成效一般,稍後有可能要加強調控力度,以及有加息需要。
假若稍後國內再傳加息消息時,相信內地的保險股將有機會被市場「翻炒」,個別保險股昨日已見有追捧迹象,例如中國人壽(2628),股價昨日再度上揚,成交亦同步上升,已增至過去10個交易日的高水平,假若短期能突破5.45元阻力及50日平均線,相信後市有機會進一步上試5.8至6元高位。
惟筆者認為,單靠國內加息,並不會對內地保險股構成長遠利好作用,反而會為早前上市時認購的大戶,製造獲利回吐機會。
港股前日偷步先行急升190多點,故昨日大市沒有隨美股大幅造好,全日恒指只在13550至13650這100點水平內窄幅徘徊。
走勢上,在近數周,恒指多次下試13350-13400水平皆有不俗支持,顯示此水平承接力頗強,相信可一守。此外,9天及14天RSI亦出現一定程度的「到底回升」走勢,再加上恒指重返100日線之上,相信短期後市有機會上試13800,甚至50日線13900水平。
惟期指結算在即,大市「真正」的方向,估計要待下周一場外期指結算後才會較為明確。
譚紹興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