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中血淚成電影題材

營中血淚成電影題材

奧斯威辛是最大的納粹死亡營,大屠殺中喪生的六百萬猶太人中,至少一百一十萬死於奧斯威辛,另有約四十萬其他人如吉卜賽人、同性戀者等死亡。四五年一月二十七日,蘇聯紅軍解放該營,只救出七千名的受害人。
營中的掙扎求存的血淚、滅絕人性的暴行,全是震動人心的電影題材。奧斯卡片,由《舒特拉的名單》到《一個快樂的傳說》再到《鋼琴戰曲》,都以納粹集中營的血淚為題材。

商人救女工 德軍護琴手
《舒特拉的名單》講的是商人舒特拉,本來要將一群猶太女工送往捷克,卻誤送了去奧斯威辛,她們被迫脫光衣服進入一個密室,以為是毒氣室,幸而管子噴出的是清水,最後舒特拉救出了她們。
《一個快樂的傳說》講述意大利一名猶太裔男子和妻兒被關進集中營,他和小兒子囚在一處,為免孩子心靈受創,整天騙他說營中的生活是個歷險遊戲,成功幫助兒子捱過苦難。
《鋼琴戰曲》說的是波蘭猶太裔年輕音樂家茨皮爾曼,險被送進奧斯威辛,在落荒的逃難中,走進一間破房子彈起鋼琴曲,德國軍官被打動了,決定冒險保護他。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