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的使用愈來愈普遍。市民到外地旅遊,也習慣使用信用卡購物,所以信用卡已成為生活的一部份,並不再是甚麼身份的象徵。
普通卡與金卡的主要分別,可能只是年費之差,至於簽帳限額,一張金卡未必比普通卡多出太多,最主要仍是視乎客戶的年收入有多少,才決定簽帳額有幾多。
可能讀者都曾聽過甚麼是「黑卡」,而黑卡的來源,應該是與美國運通(AE)有關的。
早在10多年前,信用卡公司遇到一個問題,就是有中東客戶希望有一張能凸顯身份的卡,因為一般的普通卡及金卡已再不能滿足到他們的要求。於是AE就應客戶的要求,推出了1張沒有預設簽帳額的卡,這張就是黑卡。信用卡之所以是黑色,是因為這些中東富有人士多與生產石油有關,而石油又有黑金之稱,所以1張黑金的卡,便能從普通金卡區別出來。
用回上日本欄所提及的分類,AE只屬於第二類旅遊及食品會的會員卡,那麼屬於第一類的信用卡公司又有何應對,答案就是白金卡(如按照貴重物品的排名,白金之上便要出鑽石卡了,不過鑽石卡的名稱有點兒老套)。
白金卡的簽帳額比金卡高,但總不能是完全無限制,不像AE的黑卡一樣,沒有簽帳限額。不過數年前銀行發白金卡是主動邀請的,沒有足夠的財富,便休想取得它,於是擁有信用卡等同擁有身份象徵的情況又回來了。白金卡的年費超高,動輒達數千元一年,所提供的服務除了普通信用卡的一般服務外,還有其他服務,例如有些白金卡能享用中國會及香港會等會所服務。
要知道這些會所的年費已經很高,但要成為會員更是難上加難,很多時要經資深會員推薦及等待很久才能如願,而花昂貴年費能夠以公司會員的方式享用這些會所的服務,對某些人而言,仍然是十分值得。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