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患者需要改變往後的生活模式,與糖尿病打一場漫長戰爭。
在糖尿患者生活中,量度血糖(俗稱「篤手指」)是重要的環節。不同時間血糖的高低有別,如空腹時較低,而餐後則較高。正常人空腹血糖度數應低於6度(mmol/L),餐後二小時血糖度數應低於8度。空腹血糖度數在7mmol/L以上或餐後兩小時血糖在11.1mmol/L以上就是患有糖尿病。其他情況如發燒、壓力或懷孕期間,也可使血糖值升高。檢查血糖前並不建議做運動或喝酒,並應盡量讓情緒平穩,以避免影響檢查結果。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飲食治療尤其重要。患者應注意日常飲食要控制熱量的攝取。糖尿病易誘發高血壓及心臟病,所以蛋黃、動物內臟、肥肉等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應盡量避免,另多攝取食用纖維如蔬菜及水果。
很多患者錯誤地認為日常正餐食用的飯、麵包等是引致高血糖的罪魁禍首,故減少進食。雖然五榖類食物含有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會被身體消化分解為葡萄糖,從而提升血糖值,但分解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一般不會令血糖迅速提升。反而零食如朱古力、汽水等所含糖份能被迅速吸收,令血糖值相對很快地提高,所以應嚴格控制。至於正餐的碳水化合物份量更不應過份地減少,以免引致血糖過低。
對於二型糖尿病患者來說,適量的運動尤其重要。運動能增強患者身體機能,改善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並有助身體組織細胞提高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及促進葡萄糖的利用。
患者只要按醫生指示定時服藥,飲食均衡及有足夠運動,可有效改善糖尿病病情。
撰文: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認識糖尿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