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政策僵硬 世界冠軍變負面教材<br>田亮商業價值或下跌

體育政策僵硬 世界冠軍變負面教材
田亮商業價值或下跌

【本報訊】就國家跳水隊怒炒田亮事件,有學者指出,在中國體育事業發展過程中,國家有關部門應研究體育事業如何與商業取得平衡,照顧運動員的心理狀態,令他們有更好的出路。有體育界人士同時指出,田亮被國家跳水隊開除後,他的商業價值亦會下跌。

浸會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指出,現時中國體育運動與商業的關係愈來愈密不可分,田亮並非個別例子,其他金牌選手亦會面對類似問題,他認為體育總局應研究是否需要採取新措施讓運動員更易在運動與商業間取得平衡,尤其是照顧金牌選手的心理狀況,「未成金牌運動員之前,完全冇呢啲問題,但一奪得金牌後,運動員面對商業利益同刻苦訓練,壓力可能會好大,條路點樣走,唔易決定。」

仍有機會返國家隊
雷雄德續稱,國家跳水隊可輕易放棄田亮,與跳水隊有完善培育接班人制度有關,他形容跳水隊除了少數在「金字塔尖」的金牌選手外,底部還有不少有潛質的新秀,故相信田亮離隊也不會影響○八年的奧運成績,他又說不擔心田亮自此身價暴跌或運動員生涯告終,「憑佢嘅外形,相信只要稍加包裝就可以喺娛樂圈闖出成績,而且佢始終係奧運金牌得主,應該重有好多商業機構向佢招手。」
香港體育學院署理院長鍾伯光表示,中國運動員由國家培養,需要絕對服從紀律,田亮作為著名運動員,違反紀律對年輕一輩造成負面榜樣,國家跳水隊將他開除無可厚非,若他能再投入訓練並有所表現,則仍有機會重返國家隊,但事件對他聲譽有損,相信他的商業價值亦會下跌。
據統計,中國現時有五百萬名退役運動員,由於年紀大,沒有文化加上傷病纏身,缺乏社會關心,不少人晚景淒涼。以中國體育大省的遼寧為例,該省的體育學院有「金牌工廠」之稱,擁有世界冠軍五十人,亞洲冠軍一百九十五人,全國冠軍一千多人,但金牌運動員退役後的生計都成大問題,舉重名將才力的例子更令人心酸。

運動員退役乏保障
曾打破世界紀錄及奪得六十多個冠軍的金牌舉重選手才力,因病於前年去世,年僅三十三歲,他九七年退役被分配到瀋陽市交通局,因學歷太低被拒,最後被安排到遼寧體委大院當看更,家中生活困難,長期患病無錢醫治鬱鬱而終。
現時中國的奧運冠軍,是在「舉國體制」下培養起來的,靠的是國家投入巨額資金及力量,把全國最優秀的人才集中在奧運數個項目上,不惜一切代價,保證運動員奪金摘銀,而在金牌背後,中國體育「金字塔」的塔基卻充滿辛酸和淚水。
或許田亮深明前輩運動員的苦況,在奪取榮譽後進入娛樂圈積累資本,但從國家來看,每個奧運選手投入的經費近五百萬元,去年雅典奧運共有四百名運動員,以獲取三十二枚金牌折算,每枚成本高達五、六千萬元,金牌運動員可說是「國有資產」,對國家來說,田亮的行為絕對不能容忍。

《00年》田亮熱衷電子產品,集訓宿舍內各種新款電器一應俱全。

《01年》開始替Reebok宣傳打入內地市場。

《02年》一身西裝打扮擔任Amway中港地區代言人。

《04年》年底與眾歌星出席「歡樂滿東華」籌款活動。

《05年》抵港出席中文金曲頒獎典禮,由英皇高層霍汶希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