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數碼港辯護 被指誤導公眾<br>曾俊華或面臨下台考驗

為數碼港辯護 被指誤導公眾
曾俊華或面臨下台考驗

【本報訊】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曾俊華高調撰文反擊外界指數碼港計劃有官商勾結之嫌,結果不但未能平息疑問,反而變成「引火自焚」,遭揭發文章多處與事實不符,民主黨除要召開立法會相關委員會特別會議,促請政府解釋外,更要求曾俊華道歉,若證明他是刻意誤導公眾就應該下台。曾俊華今日發表第二篇文章解釋數碼港不涉利益輸送,但議員認為文章仍然迴避不公開招標的問題。 記者:莫劍弦、羅偉光

民主黨昨日召開記者會,逐點反駁曾俊華的文章。民主黨成員兼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主席單仲偕批評政府愈描愈黑,他引用立法會九九年會議紀錄,指當時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並無對地產界分拆數碼港土地出售的建議進行投票或達成任何共識,所以根本不存在「否決」或「不同意」有關建議。
單仲偕又稱,整個數碼港計劃都毋須經立會批准,議員也無權否決,曾俊華所指曾二十多次諮詢立法會意見,多數發生在九九年五月財委會通過數碼港基建撥款之後,屬「米已成炊」的事後監察,當時民主黨也在財會上投反對票。

「米已成炊」才上立會
民主黨主席李永達則批評,曾俊華連立法會曾否討論分拆數碼港住宅部份和就此投票的事實也搞錯,若是無心之失就需道歉,若屬刻意誤導就涉及誠信問題,最嚴重可能須如西方官員般下台。
45條關注組議員湯家驊則表示,曾俊華仍未解答所有疑團,例如根據電盈的估值,數碼港用作商業用途的土地成本約五億,其住宅項目(即貝沙灣)的補地價是七十四億元,他質疑政府少收電盈數十億元補地價。醫學界郭家麒在施政報告辯論中批評,曾俊華把錯的東西說成對,把數碼港這個活生生官商勾結的例子,說成不是官商勾結。

曾:我絕對冇講大話
曾俊華昨出席一個公開場合後表示,文章內並無說謊:「我絕對冇講大話,我唔清楚佢嘅指控。」他又辯稱,議員指控可能是指程序上的問題,「可能係程序上大家有唔同睇法」,他堅持立會通過數碼港的基建撥款,很明顯是支持興建數碼港。
對於民主黨指政府繞過立法會做決定,曾認為立會有權不批准有關基建撥款安排,今次政府做法只是想公開歷史,讓市民大眾作出判斷,他也願意向立會再作解釋。
曾俊華今日在報章撰寫第二篇文章,反駁數碼港涉利益輸送的指控,文章指電盈作為數碼港發展商,除了要承擔風險外,在地產項目上,政府可以與電盈分帳,電盈也要承擔地產市場的風險,但他也承認,數碼港住宅項目除了為政府帶來一百一十四億收入外,也為電盈帶來超過十八億盈利。
曾俊華又反駁外界以數碼港出租率低判斷計劃失敗,他認為應以租戶質素作決定,目前租用數碼港的三十三間公司都是本地及海外大型數碼科技公司,公眾應給予數碼港發展機會。但單仲偕批評曾在第二篇文章中,仍迴避解釋為何不將數碼港公開招標這個核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