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中國內地與香港去年首次取代美國,成為日本最大貿易夥伴,反映中國市場對日本以至世界經濟的重要性正與日俱增。
日本去年對中國內地與香港的貿易總額達22.2萬億日圓(約1.67萬億港元),佔日本整體貿易額20.1%;不計香港,日本去年對華貿易額佔總值16.5%,高過2003年的15.5%。
日本去年對美國的貿易總額為20.5萬億日圓,相當於日本整體貿易額18.6%。這是戰後數十年來,中國首次擠掉美國,成為與日本貿易關係最密切的國家。
日本摩根士丹利經濟師田中表示,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降低關稅,而更重要的是,日本廠商致力把生產線移往中國,成為中日貿易關係日益深化底因。NLI總研經濟師齋滕指出,中國成為日本最大貿易夥伴,並不意味美國對日本貿易額趨降,美日貿易對日本經濟而言仍舉足輕重。
由於日本國內生產成本相對高昂,加上日圓強勢,正促使當地不少製造商把生產基地遷往中國;此外,中國亦已成為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場。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昨天在國會表示,全球經濟對日本影響極大,美國和中國經濟穩步增長,有助日本經濟復甦。
日本去年的貿易盈餘為12.01萬億日圓(約9035億港元),增長17.9%。其中,出口額增長12.2%,至破紀錄的61.18萬億日圓;進口額增長10.8%,至49.17萬億日圓,亦刷新紀錄。
不過,單計去年12月的貿易盈餘較前年同期僅增長1.8%,報1.142萬億日圓,令人愈益憂慮中國和美國等外圍市場需求增長放慢將打擊日本出口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