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是近期港股反覆偏軟的關係,昨日一連收到多位讀者的e-mail,不約而同地詢問期指未平倉合約的問題。首先筆者欲指出,投資者不宜過份誇大期指未平倉合約的功效,它僅是眾多指標中的一種而已。
由於近年衍生工具已愈趨複雜,大戶平倉的方法亦愈來愈多,單靠未平倉合約的變化已不可反映內裏情況。
正如美國著名技術分析大師JohnMurphy的10項炒賣要點(JohnMurphy'sTenLawsofTechnicalTrading),是依照重要性來排列,較重要的放在較前,而較為次要則排在較後,Murphy將未平倉合約OpenInterest,排在10項中最後一項,反映其重要性相對較低,效用不及其他指標,如平均線、RSI及STC等工具。
Murphy在第10項炒賣要點──Knowtheconfirmingsigns(可譯認知確認訊號)中指出,未平倉合約乃期貨市場中用以確認趨勢的訊號。當價格(如期指、期貨及期權的期貨價格)上升,而未平倉合約的數量亦同步上升,則反映有新資金流入,足以支持價格繼續上揚。
此外,Murphy指出,當未平倉合約的數量由增加轉變為開始逐漸減少,則此乃原先的走勢完結警號。(Declingopeninterestoftenawarningthatthetrendisnearcompletion)。
以近數月的期指未平倉合約數量之變化為例,首先在應用未平倉合約前,投資者宜先扣除每月底因期指結算及轉倉等事項,引致未平倉合約數量急增的因素,正如從附圖可見,除了在每個月底期間,未平倉合約數量急增外,基本上在整個月大部份時間未平倉合約的數量亦頗為平穩,沒有太大變化,例如圖中1、2、3、4、5個區域。
此外,從圖中可見,期指在去年7、8月間大約由12000點,反覆升至12月的高位14000水平,在同期,未平倉合約在1、2、3、4、5區內是有緩緩增加的趨勢,這正如Murphy所指未平倉合約數量配合期指升勢,反映有新資金流入。
另一方面,在踏入今年1月(圖6區),期指的未平倉合約明顯縮減,正如Murphy所指,乃先前升勢完結的警號,同時預兆後市將進入另一趨勢模式。
幸好在近期港股的下跌期間,未平倉合約數量(不計算月底結算的影響)亦同步縮減,反映近期的跌市,「部份原因」是來自早前的「好倉」(或長倉),平倉所致,而這跌勢往往不會太持久。
此外,假若短期仍能穩守13350水平,則後市尚不太差。
譚紹興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