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菜 - 蔡瀾

冬天的菜 - 蔡瀾

回到香港,翌日一早的活動,必然是往九龍城菜市場兜一圈。
當今最冷,也是蔬菜最甜的時候。一棵棵的菜,綠油油地,又肥又大,以為菜幹會很硬,但咬起來爽脆,入口即化。
菜的種類數之不清,有菜心、芥蘭、白菜、菠菜、芹菜、生菜、葱蒜等等。杞子葉和辣椒葉,都很壯大,其中還有難得的番薯葉子,灼後淋上豬油最美味。
紫紅色的甜菜頭多數在西餐中,拿來當中菜入饌也行。
更稀罕的有芥蘭的頭,淺綠色,蘋果般大,頭上長着的葉子不可吃,把菜頭的硬皮削掉,切成絲,炒起來有一陣陣的幽香。

大幹芥蘭一斤一棵,用來燜排骨最佳,下一湯匙普寧豆醬,其他調味料甚麼都不必加,熬出來的湯汁又香又甜,鹹味適中。
把芥蘭的幹部橫切成薄片,加大蒜瓣和指天椒,放點糖,下大量的魚露,漬它一天,就是最好吃的泡菜。
當然用大芥菜來做泡菜,味道更濃。大芥菜很便宜,只取其心來醃製好了,其他部份拿去滾湯,吃起來苦苦甜甜。
水一冷,發出豆芽就肥大,用來炒豆卜,最簡單最好吃。
豆苗的葉子變得很厚,用來清炒或打邊爐,是一流的食材。當今好像流行甚麼菜都吃起苗來,市場中看到芥蘭苗和菜心苗。
菜心苗味道很苦,凡是冬天帶苦的菜,吃起來都變為甜的。這種菜心苗很像只有在日本才能買到的「菜之花」,那邊一束菜之花,不到四両,要賣三百円,合二十三塊港幣,我們的菜心苗,一斤才四五塊錢。
最甜的應該是大白菜了,煮法甚多,灼後用黃色芥末來醃,是北京人的吃法,廣東人則以蝦米或火腿燜之。
滿腦子的菜,快要變成一隻兔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