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路士現時與緊隨其後的阿仙奴相比仍有10分優勢,假如最終可以奪取英超聯賽冠軍,便證明財力雄厚的球隊,只要收購得法,好成績自然可以手到拿來。收購並不限於球員,教練摩連奴、行政總裁Kenyon,同樣是收購回來。日常用於壯大上市公司的收購合併,原來放諸四海皆準。
當然,話分兩頭,收購是兩面刃,不得其法的話,可以傷身。利物浦是最佳例證。球會如是,上市公司亦然。最近較被看淡的收購,是聯想鯨吞IBM個人電腦(PC)業務。
聯想在04年12月31日寄發通函,詳細解釋這宗交易的來龍去脈。在除夕日發出這份重要文件,可以想像那一大班投資銀行家、律師和會計師,在聖誕前後是何等淒涼!趕及在除夕前完工,倒數那晚,必定飲個翻天覆地。
看通函宜先看財務顧問的分析建議。我們即管先看他們對這宗交易有何高見。
注意!並非所有通函皆有財顧函件這一段,皆因上市規則中,只有需要獨立股東投票批准的交易,才會要求上市公司委任獨立董事委員會及財務顧問,向獨立股東提交建議。假如小股東對一些大股東沒有利益衝突而毋須避席投票的交易毫不理解,只好自行請教其他高手。
投資者能否從聯想的財顧建議,找到投贊成票的充份理據?財顧的函件中寫明,不包括提出有關資產購買協議(包括但不限於現金代價和代價股份)、商業效益及其他方面意見。這些投資者理應最關心的地方,要自行在通函中找尋答案。
投資者靠自己吧!通函中有IBMPC業務的審核財務報表,用美國會計準則及香港會計準則計算的淨虧損相差不遠,一如外界所言,連續3年虧蝕為1.7億美元至3.9億美元不等。投資者有興趣的話,可以詳細了解一下IBMPC業務的財務情況。
聯想主席柳傳志曾解釋,IBM的PC業務持續虧損,是因為要分擔IBM總公司部份行政費用。將來收購後,假如毋須再負擔這包袱,聯想有本事令PC業務轉虧為盈。
但通函中記載,聯想與IBM訂有過渡服務協議,收購後仍會向IBM購買若干服務,而3年期每年的費用上限將由2.8億美元逐漸遞減至接近2億美元。比較起PC業務每年所分擔總公司近3億多美元的行政費用,節省並不顯著,似乎收購後的聯想,未必可以戲劇性地為PC業務轉虧為盈。
投資者會較有興趣知道,收購後的超級聯想,會是何等模樣?通函中有擴大後的財務資料。04年3月底,結合IBMPC業務後的超級聯想,是1家虧損17億港元的公司。這與提收購前聯想本身淨賺10億港元,有天淵之別。
當然,做生意是看前景,單從歷史數字定勝負,是毫無意義,否則,會計師全部發達上岸。投資者有興趣大可看看第55頁那兩版幾紙,內容是有關超級聯想的未來前景。下星期四應否投贊成票,將取決於這兩版幾紙有否足夠說服力。
這份趕在除夕夜前完工的通函,是各專業人士的精心傑作,內裏絕對有足夠資料讓投資者作投票決定。投資者可依據以上所說細閱,再自行判斷。
作為中國人,我們當然希望聯想能夠學車路士收購洛賓那樣成功,而並非像利物浦收購摩連迪斯般令人擔心。
龔耀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