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期指大戶昨挾淡倉,刺激港股連跌3個交易日後先挫後反彈,全日波幅接近200點,但成交只有184.16億元,未配合升市。證券業人士認為,美元及油價走勢繼續為港股帶來不明朗因素,加上期指結算在即,大市短期走勢仍偏弱。
港股早段一直徘徊13400,收市前1小時,期指大戶突然大舉出擊挾淡倉,將即月期指推高至13600水平,連帶現貨市場亦顯著造好,恒指收13584,漲197點。即月期指收13570,低水14點;結算前成交大增,即月期指成交合約5.4萬張、下月成交合約逾2.8萬張。
銀行及地產等大藍籌即時受追捧,滙控(005)漲1.2%,收128.5元;長實(001)及和黃(013)分別升3.2%及1.4%;恒地(012)及新地(016)升3.4%及2.5%。
證券業人士普遍認為,大市昨日純屬技術性反彈,即使恒指急升,仍不離13400至13600區域,除非再有新資金流入,否則港股在農曆新年前仍將牛皮。
法國巴黎百富勤則看好地產股,預計若恒指成份股再「換馬」,新世界(017)及信置(083)有機會再晉身藍籌股;港交所(388)亦是成份股大熱。該行指出,信置市值約288.5億元,佔恒指比重約0.7%,現為港股第32大市值股份;「貼」新世界及港交所,則因其市值大、流通量高;至於最有機會被剔出的,是聯想(992)、會德豐(020)及恒基(097)。
另方面,中銀香港最新一期《中銀經濟月刊》分析,去年恒指未能創新高,原因之一是港股自2000年開始進入長達3年多的調整期,即使有更多新股上市,幫助亦不大。其間亦有11隻(三分一)成份股被換馬,市值及股價表現佳的H股又不能成為成份股,現有成份股當中,大部份股價低於2000年的歷史高位,種種原因均影響恒指表現。
另外,港交所公布,由於市場需求疲弱,將停止杜指期貨的交易。期交所將不再推出該產品新的合約月份,現行沒有未平倉合約的期貨合約月份,將即時停止交易;有未平倉合約的期貨合約月份,則繼續交易至到期為止。杜指期貨合約最初於02年5月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