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香港政府曾經提倡要把香港發展成「紅酒港」,讓世界各地的酒客及投資者,以香港這個平台作為交易。如果單看統計數字,這個期望是有可能發生的,因為進口葡萄酒的量以亞洲市場來說,香港是其中一個重要市場,因為香港除了本土消耗之外,還有很多轉口貿易。可惜,上任財政司不好葡萄酒,葡萄酒稅率由60%升至80%,結果實際政府稅收並不增加了多少,但葡萄酒的市場發展卻受到限制,這點與「紅酒港」的理念背道而馳。
香港奉行自由市場的原則,有時不談理想,只求實務,可能更加適合市場情況。其實香港也有一班熱心葡萄酒文化的人士,舉辦了一個一年一度的盛事,就是太平洋酒展(Winpac)。這個酒展的創辦人,就是鮑華爵士(SirNoelPowerG.B.S.),他在1988年創辦,當時他亦是國際美酒佳肴協會(TheInternationalWineandFoodSociety)的會長。有鑑於當時葡萄酒在港尚未盛行,所以舉辦葡萄酒酒展推廣。
既然是酒展,當然會有酒參展,而且還會評定酒質,然後會分發金、銀、銅以及特別大獎,評判團則來自本地及海外。既然是非牟利的,所以評判是沒有報酬的,他們是純粹為個人興趣,特別由外地為酒展做評判,住房與機票則由航空公司與酒店贊助。
今年是第16屆Winpac,過往是外籍人士參與較多,本地市民參與較少,但作為香港葡萄酒界的盛事,始終希望更多人參與會較好。今年的舉辦地方是在文華酒店,日期為本周六(1月29日),參加者可以試到900多款新世界的餐酒,費用是250元。如果想在文華吃午餐連試酒,也只需500元。有興趣者可參閱網址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