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趙紫陽喪事危機

化解趙紫陽喪事危機

焦國標

趙紫陽的喪事,目前已經辦到死角,簡直辦不下去了。辦不下去也得辦,因為停靈在家不是長久之計。那怎樣才能把死局辦活?我認為修改一句話,就可以把死局辦活。這句話就是:在「六四」時期嚴重的政治危機時刻,趙紫陽同志承擔着巨大的政治壓力,堅持非武力解決危機,表現出了難得的和平立場和原則。

現在的死結核心就是一句話,即中央仍堅持六四期間老趙錯。可以舉行全民公決,我相信全國人民沒幾個人認為老趙是錯的。就是中央領導單個人,我相信在私下場合,也未必就真的堅持老趙錯這個定性。因而把「六四」期間趙紫陽是有錯的這個結論,換成「在六四時期嚴重的政治危機時刻,趙紫陽同志承擔着巨大的政治壓力,堅持非武力解決危機,表現出了難得的和平立場和原則」之類的意思,既合乎實情,也合乎民意,而且也可以為「六四」各方的當事人接受。

「六四」的當事人有幾種:一是死難者及其家屬,如天安門母親等;二是幸存但「倒楣」者,如趙紫陽和海外民運流亡者;三是武力的拍板者,如鄧小平;四是定性的長期堅持者,如果李鵬、江澤民;五是權力遺產的繼承者,如胡溫;六是一般參與者,如北京一些市民和外地趕來天安門的學生;七是旁觀者,全國人民都是;八是國際社會。這些都是當事人。你說趙紫陽的和平主張是錯誤的,你掂掂量量,看上述有哪幾種人認可這一點?如果絕大多數人都不認可,你還死抱住不放,咬住屎橛子打提溜,趙的喪事危機可能也會最終過去,但將失去大量的人心。
可是如果對趙紫陽的行為做如此評價——在嚴重的政治危機時刻,趙紫陽同志承擔着巨大的政治壓力,堅持非武力解決危機,表現出了難得的和平立場和原則,其可接受性就大大提高了。這個結論基本上接近圓心,對圓周各點距離基本相等,各方差不多都可以接受。它避開了對「六四」的評價,先安撫趙公在天之靈。喪事辦給生者,實際是安撫最大多數海內外的公意。

海內外悼念趙公的言論無非三種,一是道趙紫陽的好,二是聲討現中央的壞,三是要求平反「六四」和趙公。在停靈期間關於「六四」和趙公評價的做到一步到位,似有難度。可以分開。第一步,改寫對趙紫陽的評價,先把喪事辦了。然後,適當着手第二步,重新評價「六四」。「六四」肯定要平反,這沒有爭議,只是早晚問題。但在趙紫陽停靈在家期間徹底平反,時間恐怕來不及。這個來不及不是討論該不該平反的問題,而是各方達成共識,或使各方都接受這個改寫,恐怕需要更多的「斡旋」時間。就我個人意見,此刻就宣布平反這個政治公案最痛快。那才真叫雷厲風行,那才真叫執政能力提高!
目前對趙紫陽的評價上,中央沿襲十五年前的成說:趙紫陽同志在六四時期是有錯誤的。這個結論毫無政治智慧含量,是華國鋒主席「兩個凡是」的水平,比後主阿斗的政治哲學還差一些。欺負一個軟禁的老人,欺負一個死人,欺負幾個家屬,這容易;欺負天下人心,代價就大了。

說當時的處理方式只有暴力是對的,非暴力就是錯誤的,打死我我也不接受。趙紫陽的非暴力主張只是少數意見,決不是錯誤。少數意見並不就是錯誤,這是現代文明的基本準則。少數不錯,少數更無罪,少數也是常態一部份。只有在中國,只要在所謂「歷次黨的重大政治鬥爭」中,才出現不與主要領導或有實力的領導一致,就是錯誤的怪現象。而且一錯誤就是敵人,一是敵人就該死,就得軟禁。這是甚麼王八蛋政治呀!
網路上說,鮑彤先生夫人和林牧先生為悼念趙公都受苦了,骨折了。這種做法,比東北坐山雕、比湘西鑽山豹的政治文明水準還差。太可恨了!
海外民主政治運動的流亡者發表文字很多,群議洶洶。我認為你們還可以向使館,向中共中央,請求回國奔趙公喪。

只有和解,才有和諧;只有妥協,才有和解。大家都不要太僵硬。
總而言之,現中央要走出兩個誤區:一、不要在趙的評價上貫徹「兩個凡是」,凡是小平定的,我們都始終不渝的遵循。這就跟華國鋒的政治智慧和政治文明程度區別不開了。二、要明白一個基本的現代政治文明準則,即少數不是罪過,堅持個人意見不是罪惡,而是常態。老趙撐死了不就是一個堅持個人意見的少數嗎?他有甚麼錯呀?
給趙公的評價有了,那麼以甚麼規格辦?仍然是個棘手的問題。我贊成以國家領導人的禮遇殯葬之。
……………………………………………………
作者為北京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著有《討伐中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