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G7難逼使人民幣升值

陸叔理財:G7難逼使人民幣升值

人民幣升值的議題,已探討過多次。姑勿論它有沒有升值的必要,短期內中國政府也不會落實。然而,下月初七國峯會的議題,將會集中討論亞洲貨幣的去向,而眾所周知,歐美兩大經濟陣營將要求亞洲國家要為收窄貿易順差出一分力,當中尤以歐洲對此更為着緊。因此,亞洲貨幣來年升值,似乎已是成事先張揚事件。
中國政府多次重申,人民幣升值有自己的一套時間表,不會受外國壓力所左右。但為何中國政府抗拒人民幣升值?
事實上,人民幣升值與否,不單是經濟問題,而且是政治問題。即使一個國家認為有必要做某件事,亦不用聽從外間言論,這是一個「面子」問題。
其次,中國仍會是環球經濟成長最快及規模最大的地區,預計未來時間仍會有外資爭相進入投資,在形勢比人強的情況下,只有「有求者」要適應「主人家」的遊戲規則,中國沒必要卑躬屈膝地去迎合外間的言論壓力。再加上人民幣根本沒有迫切的升值需要,所以中國政府現階段仍有「籌碼」在手,可以靜觀其變。
事實上,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的確有正面意義:
第一、從宏觀經濟角度分析,假設國內有經濟過熱的情況,人民幣升值,可增加入口及減少出口,令經濟增長步伐可略為放慢。

升值有正面意義
其次,從微觀角度而言,人民幣升值,對不少國內經營工業的企業,也是有利好影響,原因是不少工業企業都需要向外採購原料(如棉花,金屬原材料,原油等),人民幣升值可提升企業的購買力,變相減低營運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所以人民幣真的升值,對需要向外購買原材料的國企如馬鋼(323)及鞍鋼(347)等會有利。至於上周提及的中海油(883),主要是透過向外購買油田來提升營運規模,人民幣升值亦給它購買較便宜資產的機會。
現階段人民幣雖然沒有升值的迫切性,但若果七國峯會過後亞洲貨幣真的升值,中國又會否改變現有較強硬的態度?
我看則未必。首先,亞洲各國經濟動力,很大程度是來自出口(不論實物或服務性行業如旅遊),但中國近年傾向由內需及外資到中國投資帶動經濟,故此,即使亞洲貨幣升值,人民幣亦沒有立即跟隨的必要。
另外,中國的貨幣政策一向獨立於區內周遭國家,好像亞洲金融風暴時,亞洲各國貨幣大幅貶值,中國亦沒有跟隨,故相信今次亦不會例外。
再者,即使亞洲貨幣升值,空間理應不會太大,因為幅度過大會打擊它們原有的經濟動力,各國亦不會容許此情況出現。
其他亞洲貨幣升值幅度若不大,人民幣的競爭力不會一下子消失,所以,峯會過後,人民幣升值壓力未必會如現階段市場預計那麼大。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