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貢區居民因不滿有人在公眾地方晾衫,向多個政府部門投訴,卻不得要領,最後申訴專員介入,去信要求政務司司長介入,成了大新聞。這個事件,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政府部門處事僵化,推卸責任。
但是,責怪公務員推卸責任的人知不知道,香港原來沒有法例可對付在公眾地方晾衫的人,公務員依法辦事,正是法治精神的表現,要求公務員在沒有法例支持之下「執法」,就是人治。這就是港人經常自我矛盾的地方,一方面口喊法治,另方面又罵公務員行為僵化,不願拆牆鬆綁。實際上,私自拆牆鬆綁就違反法治精神。
政府公布2004年第4季的房屋供應,對負資產的人來說,是另一個好消息,在短短的一季,房屋供應量又少了3000個單位,看來今後數年,樓價會年年升,一直到供應量增加為止。
過去3個月,樓花賣掉7000個,而獲批准仍未動工的單位只增加4000個,所以總供應量少了3000個,目前發展商手上只有1.5萬個現樓貨尾,4.1萬在建築中單位,兩個加起來為5.6萬個單位,蓋房子一般需要4至5年,也就是說,這5.6萬個單位就是今後4至5年的新樓供應。如果3個月可以賣7000個單位,兩年就可以賣光這5.6萬個單位。換言之,到了2007年,樓房供應就會出現緊張狀態,樓價極可能回升到1997年高峯期。
實際上,今日一些豪宅的價格也已經回到1997的天價了。2007年至2008年,樓房供應有機會出現斷層,因為新土地供應所建的房屋,最早也得等到2009年才能落成。恭喜孫公,他的孫九招見效了,斧底抽薪,減少土地供應是推高樓價的不二法門。特區政府經過7年的教訓,終於明白高樓價政策能為香港帶來許多好處。
不過,我到現在還不明白,為甚麼董特首口口聲聲講的香港四大經濟支柱不包括房地產業?要知道,實際上,香港生產所得中,有接近一半是來自房地產業,香港銀行體系內的貸款,也有大約一半是房屋按揭貸款,樓價繼續上漲,香港經濟就能欣欣向榮。
曾淵滄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