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總統布殊即將進行的一項重大國內改革,就是對現有的養老金制度動大手術。近日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曼昆(G.Mankiw)撰文解釋,造成美養老金制度今天困局的成因,為新的養老金政策鳴鑼開道。
曼昆指出,養老金制度目前的困難主要來自兩方面。
首先,美國的老年人口逐漸增加,而出生率持續下降。例如在1950年時每名養老金的受惠者共有16名在職人士供養。到今天,每名養老金受惠者只有3.3名。據推算這比例將進一步下降。
換言之,隨着人口結構不斷老化,養老金的開支將大幅上升。另一方面,出生率下降代表為養老金補充儲備的勞動人口將緩緩下降。在開支增加,收入縮減的情況下,養老金的收支缺口在未來日子將日益擴大。
養老金制度出現問題的第二個原因,是按現時的計算方法,每一代的養老金受惠者所得的實質收益,都較過往一代為高。這是由於現時的計算方法將養老金金額與工資水平掛鈎,而不是與物價水平掛鈎。由於工資的增長速度比物價水平高,從而令每一代養老金受惠者的實質收益不斷上升。
一位在今天退休的65歲老人家,若退休前的工資屬中等水平,退休後他每年將可獲大約14,000美元的養老金。同樣一位老人家在2050年退休,可獲的實質退休金收益,則將高達20,000美元。
由於上述原因,美國現時的養老金制度將不能維持下去,到了2018年養老金每年的開支將高於收入。屆時,唯一的補救方法就只剩加稅一途,但加稅卻可能使經濟增長放緩,結果可能得不償失。
就是在這樣的宏觀背景下,布殊總統希望能透過引入養老金個人戶口等改革,以走出養老金所面臨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