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論勢:美元有反彈無轉勢

投資論勢:美元有反彈無轉勢

說句老實話,踏入2005年後的滙市確實不易捉摸。本欄前周推介而成功開盤的英鎊沽倉,在上周二雖然順利抵達1.8550美元目標,但其後走勢又見轉強。能在新的1年首個盤便成功獲利300點子,我必須承認存在了幸運成份。
大家不難發覺,1月份美元忽爾轉強,但走勢卻是傾向個別發展,究其原因,是市場對美元後市的看法存在了極大分歧,以致各國官員的言論成為了入市的指南針。譬如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和首席經濟學家伊辛指歐元承擔美元貶值的比重過大,亞洲貨幣應作出較大的承擔,便令日圓上升了差不多200點子。而上周日本央行總裁福田俊彥和財務大臣谷垣禎一便先後作出反擊,指七國峯會一向追求滙價穩定,避免滙市過於波動,故會密切觀察滙市走勢,並在有必要時採取行動。言論成功紓緩了日圓的升值壓力。
現時市場的焦點已落在下月初的七國峯會上。若會後聲明有強硬地要求人民幣升值的措詞,相信滙市又會被炒個不亦樂乎,而日圓衝擊100關口亦不足為奇。坦白說,我個人現時亦認為滙市暫時欠缺明朗的方向,英鎊在1.85美元明顯見支持後,歐元才跌穿1.30美元,但卻未見一洩如注,兩者未見同向發展,可見投資者已作選擇性入市,形成交叉盤較見活躍。
本來我是看好歐元多於英鎊,但從近期兩者的走勢觀察,似乎後者支持更足。我相信是因為市場已把焦點轉移至息差因素上。

息差成焦點
美國的息率現時已較歐元區高出25基點,若聯儲局加息步伐持續,兩者之間的息差距離便會愈來愈大,再加上歐洲央行已對歐元強勢不滿宣之於口,歐元回軟便正中下懷;反觀英國官員極少公開地對英鎊的滙價指手畫腳,而英國息率又是七大工業國中最高的,縱使美國加快加息步伐,但如果英國息率屹立而沒有減息的話,相信英鎊在今年內仍可維持其息差優勢。這亦是英鎊上周能展示出較歐元為強抗跌力的最大原因。
市場開始有人指美元走軟亦難以解決貿赤問題,但閱報則股神畢菲特仍然基於貿赤因素而繼續看淡美元,我較為傾向後者的看法。除非美國貿赤和預算案赤字開始有改善的迹象,否則美元只會有短線反彈,長線仍難以樂觀。
趙善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