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至四成情況嚴重 醫學界籲及早輔導<br>港逾萬大專新生精神困擾

二至四成情況嚴重 醫學界籲及早輔導
港逾萬大專新生精神困擾

【本報訊】一項調查發現大專院校新生精神壓力較一般人沉重,約二至四成人焦慮、抑鬱及壓力指數嚴重;以全港有二萬八千多名大專新生推算,即有逾萬名學子精神受到困擾,他們大部份中學時更成績優異,甚至曾是「狀元」,但部份新生最終承受不住壓力而退學,甚至有自殺傾向。醫學界強調應及早輔導和治療。 記者:翁煜雄

港大醫學院精神醫學系及專上學院保健小組,透過互聯網訪問十間大專院校共七千九百多名新生,發現平均焦慮指數達九點三六分,接近屬「嚴重」的十分;抑鬱及壓力指數分別為八點六六分及十三點九七分,屬正常,低於「嚴重」的十四分及十九分。不過,焦慮指數達嚴重的有四成一,壓力及抑鬱指數達嚴重的也逾兩成。女學生的焦慮及壓力指數高於男學生,而男生抑鬱指數則較高。

比例較外國為高
精神醫學系助理教授王穎珊說,大專新生心理問題普遍較一般人嚴重,因首次離開家庭獨立、面對新學習環境或成長壓力如戀愛問題等,而本地大專生嚴重抑鬱及焦慮的比例,均較外國的一成五及兩成五為高。
該系主任鄧兆華說,求助學生不少成績優異,或曾是會考「狀元」等資優生,更屬醫學及法律學系等專科學生,三分之一求助者最後需退學,「或者佢哋或身邊嘅人期望太高。」她又稱,抑鬱症嚴重者更有自殺傾向。

問題往往遭忽視
保健小組主席陳潔芝說,新生精神問題往往遭忽視,需待學生多次缺席考試才發現問題。鄧兆華稱,經醫治後,三分之二學生可繼續學業,及早發現治愈機會更高。
港大中醫學系新生杜正山因需兼顧學業及宿舍活動而受壓,他與朋友傾訴後才獲改善,故決定出任大專健康大使,與另一大使劉荻茵等協助新生適應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