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一月效應宿命或破

國際視野:一月效應宿命或破

全球主要股市普遍下跌,日股疲態畢呈,皆因日本央行認為通縮不容易在2006年3月之前消失,加上日經重量級成份股新力發出盈警,帶動電子股滑落,日經日來已退至11,200點邊緣。
喬治布殊的就職典禮,並未能為美股沖喜(起),前晚杜指和標普500指數分別跌0.65%和0.78%不等,納指跌幅最大,超過1%,何解?因為全球最大網上拍賣公司eBay和無線科技產品製造商Qualcomm第4季盈利未符預期,前者股價急挫19%;及後摩托羅拉和諾基亞手機零件供應商Perlos發出盈警,科技環節股份又哪有不潛水之理?

日美歐股均受壓
科技股去年頭段表現不也是「腳軟」,直至第4季後才開始發力,不知是基金合力粉飾櫥窗,抑或憧憬盈利增加?然則若按照平均市盈率計,納指成份股約在35至40倍之間,當中eBay(在未跌之前)更接近100倍,拍賣執佣喎,你估炒賣連價都賺埋,是否有點過份?
有分析員指,科技產品銷路有點滯,是由於消費者對某類產品已失去胃口,例如手機功能增加,導致照相機、收音機等逐漸失去市場,其實手機商之間競爭之激烈又何嘗不是刀鋒舐血?其次是亞洲市場需求減少,最大的日本和中國都「𣲷」了油,科技股盈利未如理想乃意料中事。
歐洲股市又如何?基本上受外圍拖累而暫難有突破。不過當投資者衡量過美歐息差將持續拉闊,歐滙喘定,歐洲政府逐步加快落實改革、企業經整固和休養生息後應有一番作為,則不能小覷其中期吸引力者。
港股托住隻滙豐來沽,小心短期內重返到12,800點才有支持。
註:覆ChrisYim讀者,多謝寶貴意見,筆者只抒己見而已。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