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輪心德:如何選擇合適窩輪

窩輪心德:如何選擇合適窩輪

窩輪屬於有期限的投資工具,投資者選定正股及定下目標價後,便要進一步預估達致這目標所需之時限,因目標價於1日後出現或於1年後出現,所採用的窩輪投資策略會完全不同。舉例說,早前有部份證券行預期滙控(005)股價將有機會升至140元水平,這消息可能令部份投資者考慮以滙控認購證來倍大回報,但選擇滙控認購證之前,投資者必先了解這目標水平何時出現。

先評估正股何時達標
假設滙控股價能於1天內由127.50升至140元,投資者揀選一些短期而實際槓桿較大的窩輪,當可理解,因實際槓桿愈大,代表窩輪之理論升幅愈大,但大前提是投資者須明白到看錯方向時,下跌的風險也很大,原因是這些窩輪實際槓桿既大,而時間值下跌又極急速,除非預期正股的變幅足以抵銷時間值變化,否則不宜沾手。
若預期滙控的股價是反覆向上,則短期輪便不太適合,因時間值會於投資期內不斷耗損,投資者這時宜選擇一些中長期的窩輪,以減低時間值不斷流逝對窩輪帶來的影響。當然,其間亦要多檢討窩輪之條款,並適時換馬以保持所得槓桿。
若預期滙控的目標價於較遲才出現,投資者可待正股出現突破時,才考慮購入滙控窩輪,甚至可考慮轉移購入正股。評估達致目標價之期限非常重要,如果大市變動所帶來的利潤不及時間值耗損的速度,看對大市方向亦只是徒然。
了解方向及所需時間後,便可因應自己對風險及回報的取向來選擇合適之窩輪。每隻窩輪皆有不同的行使價、到期日及實際槓桿。一般來說,愈是價內、愈是長期的窩輪所提供之實際槓桿愈低,所涉之風險/回報愈低;愈是價外、愈是短期之窩輪所提供之實際槓桿愈高,所涉之風險/回報愈高。採中庸之道之投資者,可考慮以行使價與現貨價差距不多於10%,年期介乎3至6個月的窩輪為主。資金則控制於整體組合的5-10%左右。
孫明哲
德銀衍生工具部副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