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商界政黨竟然要求政府干預 - 何洋

蘋論:商界政黨竟然要求政府干預 - 何洋

自由黨最近指出本港石油行業現存八大問題,當中包括油公司的定價相若和定價透明度低等。故該黨要求政府出面,在石油業引入公平競爭法,監管業內可能出現的共謀定價(pricefixing)等反競爭行為。問題是競爭法真的如自由黨想像般有效嗎?
一九九三年,時為洛杉磯加州大學經濟學教授的史包(M.Sproul)在經濟學權威刊物《政治經濟學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反壟斷與價格〉(AntitrustandPrices)的文章。史教授想探討的問題是,假如有共謀定價的情況存在,價格會被人為地提高,故經政府有關的執法部門對參與共謀的企業作起訴後,有關物品的價格理應向下調整。
為求證這推論在真實世界中能否被確立,史教授選用了美國在七三至八四年間,有關共謀價格的二十五年案件中的價格數據作實證分析。結果出人意表,史教授發現有關物品的價格,在政府向有關企業提出起訴後四年,不跌反升,平均增幅更高達百分之七!
在史教授的樣本內,即使是那些算作較為成功的案例,政府的介入亦只能使價格向下調整百分之十。計及企業間合謀定價所牽涉的交易費用,合謀定價是會得不償失的吧!
為甚麼政府如此窩囊?很簡單,政府絕非全知全能。故此,政府在執行那所謂反競爭法時,往往把一些原有增進經濟效益功能的安排給予取締,結果價格不跌反升自是意料中事。
是奇怪的現象,一個號稱代表工商和專業界的政黨,一個號稱「推動自由市場的繁榮」的政黨,竟然會出口要求政府介入,干預自由市場運作,能不令人尷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