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局擬准中小學收非本地生

教局擬准中小學收非本地生

【本報訊】教育統籌局擬進一步擴大取錄非本地生,除容許大學增加收非本地生外,亦正與出入境部門商討,容許外地學童來港讀中小學。有立法會議員指,目前大學非本地生主要來自內地,形成大學「中國化」,未能達到國際化原意,亦有大學為應付非本地生入學,攤薄了本地生的資源。

攤薄本地生資源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昨討論施政報告中的教育政策,教統局長李國章表示各大學由今年九月新學年起,招收的非本地生比例可由目前佔新生人數百分之四,增至百分之十,但不會因此搶去本地生的學額。
他透露,已跟中、小學校長提出取錄非本地學生計劃,得到正面回應,但仍需出入境政策配合,教統局已與有關部門磋商,暫未有推行時間表。
議員余若薇指出,大學取錄非本地生原意是要令大學國際化,但來港就讀的學生大都是內地生,促請當局關注;在理工大學任教的議員張超雄則說,有大學為應付非本地生來港讀書,動用已有的資源,損害了本地生的利益。
議員亦關注教統局如何利用新設的七千五百萬教育扶貧開支,李國章表示今年暑假會有決定。民建聯議員曾鈺成促請當局特別協助南亞裔學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