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資訊自由法》在今年一月一日起生效,政府內部文件大曝光,據《衞報》和《TheIndependent》分別報道,其中一項涉及內務部養的貓。
最早的檔案追溯至一九二九年,庫房的一張便箋表示:「親愛的格利巴,我看不到有甚麼理由不批准你的辦公室守門人從雜費中每日支出一便士作辦公室的貓的飼食費用。」原來,在得到批准之前,守門人一直自掏腰包餵貓。
一九三一年,內務部要求把貓的飼食費加至每星期一先令六便士,因為太多職員擅自餵貓,以致貓日漸肥胖,影響捕鼠效率。有了正式飼餵的安排,就可以杜絕此風了。
一九四一年,大戰的黑暗日子之中,關於貓的文書往來仍然不斷,檔案中有這麼一首打油詩:"Butifthey'llgiveaguarantee/Theywon'tproduceafamily/Oflittlemousersoftheirilk/We'llmeetthecostoffoodandmilk."可謂苦中作樂。
據說,內務部的官貓一直以"Peter"為名,一隻彼得息勞歸主,接任的下一隻仍稱彼得。一九四七年的官貓要獸醫施行安樂死,需要兩先令醫藥費,檔案內打油詩云:"Twobobwellspentwithoutadoubt/TohelppoorPeterpeterout."到了六十年代,內務部的貓舉國知名,貓迷的來函塞滿了檔案。
一九六三年,繼任的貓來自馬恩島,是名種Manxcat,芳名Peta,每年飼費高達十三鎊。貴族貓不大愛捕鼠,六七年有便箋埋怨她已「胖得不成樣子」。一九七六年Peta終於卸任,便箋報道近況,稱她正"enjoyingabreakinthecou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