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短期內會提出增加公營醫療服務收費建議,包括增加急症室收費,當局相信若把現時一百元增至一百五十元,市民應可接受,並研究增加入院第一周的住院費,專科門診及藥費也會相應提升;但有團體批評加幅過高,應增加第二安全網,保障長者及長期病患。 記者:梁洵瑜
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周一嶽昨在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會議上稱,醫管局財赤問題不能依靠每年政府的非經常性撥款解決,故在提出醫療融資方案前,短期內會提出加價,現正與醫管局研究各種可行加費方案,暫未有定案,估計最快在今年四月前提交建議給立法會討論。
周一嶽去年曾表示暫不會增加急症室收費,但他昨與傳媒會面時卻稱,會再考慮增加現時一百元的急症室收費,以拉近市民到私家醫生求診收費水平。該局常任秘書長尤曾家麗相信增至一百五十元,市民接受程度較大。
自急症室在○二年實施收費後,求診人數由當年的二百四十三萬人次,減至前年的一百九十萬人次,但去年又反彈至超過二百零七萬人次。
周一嶽又稱,由於入院首數天的醫療成本較高,要進行較多檢查,故會研究提升入院初期的住院費,若以收回每天成本三千元的十分之一,一天住院費也要三百元,但他並無透露具體加價數目。
當局亦會研究增收專科門診及藥物費用,如增加現時每種藥十元費用,或縮短現時處方長達十六周的藥物時限至約一個月,避免病人浪費藥物。周一嶽說,加費旨在拉近公私營醫療失衡情況。他承認本港醫療制度即將踏入惡性病態階段,有迫切性進行融資研究,料年底提交文件討論。
社區組織協會病人權益幹事彭鴻昌批評,若急症室收費增至一百五十元,加幅太大,增收住院費亦會加重長者負擔,他強調政府應盡快推行醫療融資,而非增加收費;並應在加費前確立第二安全網,以保障長者、低收入人士及長期病患者。衞福局發言人昨晚澄清,現只就各種可行方法進行分析,未有最後定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