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基金去年賺567億

外匯基金去年賺567億

【本報訊】外滙基金靠去年底美元轉弱及股市造好,令第四季表現大幅回升,「撐高」全年總投資收入至567億元的中上成績,為過去10年來表現第4佳年度。以本港約700萬人口計算,人均賺約8100元;但投資回報率只得5.7%,僅符合基準投資組合的回報率,未能與過去10年內表現最佳的4個年度(95、98、99及03年),平均逾10%的回報率看齊。

金管局總裁任志剛解釋,這是因為去年市況波動大,故採取保守投資策略,才令投資收入達基準回報率。外滙基金在維持高流動性及金融體系貨幣穩定的前提下,會盡量爭取最高回報,他不認為「目前回報率令我失望」;由於今年市場波動與去年「不相上下」,會繼續奉行保守投資策略。

政府分帳145億
財政儲備從外滙基金淨投資收入(521億元)分帳145億元(表2),略高於財政司司長就04至05年度財政預算估計的123億元。對於目前分帳形式及每年釐訂粗略預算目標,他表示政府及司長均滿意有關安排。扣除庫房分帳後,淨投資收入加上物業重估增值的9億元,撥入04年度累計盈餘金額為385億元,令截至去年底外滙基金累計盈餘達4234億元、資產總額則達10619億元的歷史高位。
來自債券的250億元回報額,是去年度外滙基金投資收入中,貢獻最大的部份,其中270億元為利息收入、20億元則為利率上升導致債券價格減值;港股及其他股票收益分別為120億及112億元;受惠於歐元兌美元升值,外滙估值錄得85億元收益(表1)。
展望今年市況,任志剛形容投資環境非常困難,表現取決於3大走勢──美息、債券及外滙。

今年取決3走勢
他指出,債券在息升的環境下,回報自然不太好,外滙及股票市場預期今年波動性很大,以港股為例,剛踏入05年,過去數星期已見調整,市況「幾惡劣」,要估算全年表現談何容易。外滙方面,歐元兌美元滙率,由去年底至今年初已回落5%,滙市波幅之大,「只要去年僅僅長兩星期或短兩星期,全年的投資表現會截然不同(今年初美元反彈)。」
鑑於本港奉行貨幣發行局制度,外滙基金的基準投資組合內,美元資產須佔88%。儘管市場憂慮美國龐大財赤,令美元長線難逃弱勢,不過,他指出,基準投資組合是外滙基金諮詢委員會因應各方考慮所制訂的長遠組合,不會因每年投資環境轉變而改動,本港無意改變聯繫滙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