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專欄:電盈蟹貨太多難發圍

曾淵滄專欄:電盈蟹貨太多難發圍

年香港樓市暢旺,吸引很多人入行當地產代理,那時候傳媒經常有地產經紀天王天后的新聞,是許多人羨慕的職業。目前香港整體樓價約等於1997年的一半,但是我留意到香港兩大地產代理商中原及美聯(1200)的盈利都可能超越1997年的高峯,代理商盈利創高峯,但地產經紀就不再是令人羨慕的職業,原來今日地產代理已經變成得衝鋒陷陣,帶領客戶到地產發展商那裏去迫、去擠、去捱通宵。
近年來開盤的新樓宇,發展商不約而同地採取了一種「迫得你暈陀陀」的策略,讓欲購買新樓的準客戶在一個很小、通風不佳的地方等待,一等就等通宵。然後,當你昏沉沉的時候,輪到你選擇單位,在極度疲勞中,你已失去分析能力,甚至不知道地產發展商已經靜悄悄的抬高了價格。這樣的賣樓法,陪客戶去選擇的地產代理,也得陪客戶捱夜,非常辛苦,因此也就不再是人人羨慕的職業。
電盈(008)賣股給網通的事終於拍板,網通母公司以每股5.9元的價格買下20%的電盈新股票,比電盈市價高很多,但相信電盈市價不容易追上這個價,因為電盈有太多蟹民,股價一升,蟹貨就出來,壓住股價上升。不過,網通這10億美元對電盈來說,是減債的最佳資源,減債之後的電盈就可以獲得大行較佳的評分,因此,消息還是很正面的。如果不是電盈有這麼多蟹貨,我會推薦大家買電盈。
在改革開放初期,一些內地大企業、政府機構都喜歡都香港來開公司,這些公司從內地拿錢來香港投資,學習資本主義的運作,這些企業發行的股票統稱紅籌股,中信泰富(267)就是這樣的股。可是,中國內地經濟一日千里,紅籌股來到香港後,有的炒樓虧了錢,有的發現香港根本沒甚麼投資機會,於是按兵不動,欲返內地投資卻被當成外資,有諸多的限制。一直到CEPA出現,紅籌企業才能自由地回內地大展身手,昨日中信泰富股價逆市上升4.2%,就是夥同沃爾瑪(Walmart)回內地發展的消息所支持。
曾淵滄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