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阿拉伯世界友好,又不支持攻伊,中國人安全似有保障,甚至有日本人遇上武裝分子假稱是中國人。直至去年四月終於首趟有七名中國人在伊拉克被綁架,今次是第二次,反映了中國人已不像過去安全,而是變成了恐怖分子的襲擊目標。
有專家指出,原因在於中國對伊拉克政策出現矛盾的困局:中國一方面反對攻伊要向伊拉克人展現友好,另一方面又要在重建工程這塊「肥肉」分一杯羹,爭取重建工程,尤其是能源合約,要左右逢源,結果落得接連有民工被擄的尷尬局面。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金燦榮則指出,隨着中國開放步伐加快,中國公民在海外遇襲機會將愈來愈高。中國外交部領事司司長羅田廣上月亦曾警告,中國人在中東以至在中亞、南亞、東歐、非洲和拉美等地正面對不安全因素。
中國人成襲擊目標,新華社昨報道,北京政府除需要教育國人守法以保障自身權益,還要讓駐各國領事官員認真研究當地情況和法制,確保出事時能夠保護國人,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外交政策已不止「外交為國」,而是「外交為民」。
法新社/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