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全球戰略推廣自由

美國全球戰略推廣自由

曹長青

明天布殊將宣誓就職第二任美國總統,並對未來四年內政外交發表政策性演講,引起國際關注。
今後四年美國會實行甚麼樣的全球戰略?這從最近布殊正閱讀並向助手推薦的書可看出一二。這本書的作者是原俄國持不同政見者、後來移民以色列並出任內閣部長的夏蘭斯基(NatanSharansky),書名是《為甚麼要民主:戰勝暴政和恐怖的自由力量》(TheCaseforDemocracy:thePowerofFreedomtoOvercomeTyranny&Terror)。
該書強調,為了自由世界的安全,應採取任何必要手段來支持民主;只有向中東和穆斯林世界推行民主,才會改變那裏滋生恐怖主義的土壤,保障世界安全。
一個多月前,夏蘭斯基到白宮做客,布殊感歎說,他的伊拉克政策建立在這樣的理念上:只要給人民自由,那裏就會充滿生機。而夏蘭斯基的書,給了他更多理論支持。

布殊總統喜歡的另兩位作家,一位是耶魯大學的歷史學教授加迪斯(JohnL.Gaddis),他的新書強調,對恐怖分子先發制人的安全政策在美國歷史中有深厚根基;另一位是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路易斯(BernardLewis),這位能直接閱讀《可蘭經》原文的知名伊斯蘭問題專家,看法和夏蘭斯基一樣,也是認為只有結束伊斯蘭教士的專制,在中東推廣自由價值,這場反恐戰才會獲得真正勝利。
實際上,二戰結束後的人類歷史,已證明了三位作家和布殊的這種理念。在全球穆斯林國家中,今天人口近七千萬(超過英法)的土耳其,是最早建立了政教分離、多黨選舉制度的國家。它不僅沒有產生恐怖分子基地,沒有教士專權,並在五十年代初就加入北約,是二十六個成員的北約中唯一的穆斯林國家。正在爭取加入歐盟的土耳其的人均收入雖低於歐洲主要國家,但也達到二千七百九十美元,是中國人均收入九百美元的三倍以上。雖然該國很強調伊斯蘭教的政黨執政,但民主沒有倒退。

全球第二個穆斯林人數最多的國家是印度,有一億三千萬,但即使在這麼大的穆斯林群體中,也從沒有恐怖分子活動,根本原因是印度自一九四七年獨立後,迄今半個多世紀,一直實行民主制度。
全球最大的穆斯林國家是印尼,兩億一千萬人口中87%是穆斯林。但印尼也在最近成功進行了獨立五十多年來,第一次真正民主選舉,首位民選總統就職後誓言,要嚴厲打擊恐怖主義。
最能說明問題的是阿富汗,它曾被鑿毀千年佛像的塔利班野蠻統治,無論是文盲還是貧窮率,都排世界前列。但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下,鏟除了專制政權後,兩個月前的首次民主選舉顯示,不僅選民投票踴躍,而且選後政局穩定。它至少說明,只有給人民自由,就會有生機和希望。

一九八○年,全球五十多億人口,只有46%的人民享受民主;全球當時一百八十多個國家,只有五十四個國家實行民選制度。現在,全球六十億人口中,已超過三分二,68%人口享受了民主;聯合國一百九十一個成員中,有一百二十九國實行了民主制度。從一九八○年到現在,僅僅四分一世紀,就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
布殊總統向中東及整個世界推行民主的外交政策,不僅將推進這個全球民主化的偉大進程,而且對鏟除恐怖主義,保障人類安全,具有劃時代意義。在明天的布殊就職演講中,我們將再次聽到對這種自由價值的重申和確信,聽到民主的步伐在世界邁進的聲音。
……………………………………………………
作者居於紐約,文章逢星期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