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低調報死訊學者指激化矛盾

內地低調報死訊學者指激化矛盾

【本報訊】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病逝受到海內外關注,但內地報紙及本港左派報道,昨日只在內頁刊登了由新華社發出的短訊,而中央電視台、電台則一直未作報道。北京的學者批評,當局刻意低調處理這個重大新聞,希望減少社會震盪,結果很可能只會適得其反。

刊內版不顯眼位置
內地各大報章昨日都只刊登了新華社報道趙紫陽病逝的短訊,沒有任何學者評價或民眾反應。中共中央喉舌《人民日報》、軍方《解放軍報》等,只將消息刊登在第四版不顯眼位置,中共上海市委機關報《解放日報》登在第二版,只有廣東省委機關報《南方日報》登在頭版。
中央電視台的網站首頁昨日還有趙紫陽病逝的新聞,但新華網、人民網的首頁已刪去有關新聞。令人驚訝的是,人民網昨日的頭條竟是中組部、中宣部發出通知,要求認真學習《江澤民論加強和改進執政黨建設》。江澤民是「六四」事件的最大得益者,如此安排網站新聞,似乎意在顯示江澤民地位不容否定,而有江澤民在,對趙紫陽的結論就不可能改變。
本港親北京的兩大報章《文匯報》、《大公報》,也只刊登了新華社的短訊,另外配上一張趙紫陽的資料照片,版面比早前兩日報道趙紫陽病情時還少。

不提前總書記職銜
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焦國標表示,北京當局低調處理趙紫陽病逝的新聞,目的是為維持社會穩定、減少震盪,但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焦國標說:「高調處理,對社會來說反而可能是一種安撫;低調的處理,對公眾來說是一種傷害。」焦國標指出,內地傳媒隻字不提趙紫陽是中共前總書記的職銜,做法十分不妥。不過,目前中共高層沒人敢出來為趙紫陽說公道話,可能讓他得不到公正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