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任何金融工具,首重本錢。無論你對股票、認股證、期指或期權有多深的認識,有多完美的投資策略,但一旦欠缺資金,一切休談。所以筆者在設計策略的時候,首重風險,一切以安全為先,然後才計及利潤之回報。
而投資恒指期權,成功與否,有否足夠按金的影響可謂非常大,所以在建倉時,盡量利用「買入期權」來減低「沽出期權」的按金要求,令本身的資金可以較為寬裕,以應付一些較大波動的巿況。
因期交所收取按金之要求是以風險為本,風險愈少則按金愈少,所以若平時淨沽出1張期權,涉及按金會很高;但當你沽出1張後,同時買回1張相同或接近的行使價期權時,按金會大幅減少。例如沽出1張3月146C會收取21922元按金,但當同時買入1張1月146C時,所須按金會減至8554元;若買入的是2月146C,按金更低至4040元,比原本淨沽單1張減少了很多。
另外,當沽出認購期權(Call)之後,同時沽出認沽期權(Put),風險亦會相對減少一些,所以按金亦微降。以上面沽3月146C為例,若同時沽出3月118P(買入1月146C/118P),按金只收7802元,比8554元少了752元。所以熟習收取按金之運作,對實戰時的勝負,影響非常大。
上周筆者建立的期權實戰倉,亦是運用了以上減收按金之方法去訂立策略組合。在沽出4張3月Call的同時,亦買入3張1月Call,令按金只收25376元。
鑑於本欄每周才見報1次,為免因應每周的波動而時時更改組合,筆者只能以極安全的倉位設立實戰倉,達到坐定定都可獲取利潤的目的,完全用盡期權的優點。而本欄完成的時間與見報及開市時亦有一段距離,所以實戰倉內的價位,只是筆者預先估計,與現實或有些少差距,但不會影響主要之運作。
筆者主要看大市在1月份內偏軟,甚至最差可見13000點以下,但整體波幅應在1000至1200點之內,即是看13000至14300,已是非常安全合理。而1月運行至今,已造出13352至14267之波幅,餘下日子再大幅下跌的機會相對小了,只會一百幾十點的升跌。所以實戰倉內沽出的3月118P/116P及3月148C/150C可慢慢等時間值萎縮,直至剩下10點之下,因不值得轉倉時才平倉。
所以理論上收取的(35+150+92+56-21-15=297點),到實際獲利時,可能只得70%左右,大約210點或10500元。但以不足3萬元按金及風險相對低之下計算,亦很可觀了。當然,若能貼市做,當可建較進取的倉。
三稜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