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華盛頓時報》取得向防長拉姆斯菲爾德呈交的國防部內部報告,中國正在從中東到南中國海建立一條戰略海道,在海道上建立「珍珠鏈」外交策略和基地,以加強保護這條輸油海道,令美國憂慮本身安全和在區內影響力可能被削弱。
這份內部報告名為《亞洲能源的未來》(EnergyFuturesinAsia),報告指中國正採取「珍珠鏈」策略,要由中東至南中國,建立起用外交策略和基地的能源戰略海道。
舉例,巴基斯坦的瓜德爾港就是其中一顆「珍珠」,報告指中國準備在當地建立海軍基地,更已設立電子竊聽站,監察進出霍爾木茲海峽和阿拉伯海的船隻。
中國這條能源戰略海道上的其他「珍珠」還包括:在緬甸設立海軍基地;跟柬埔寨達成軍事協議;加強與孟加拉的關係;藉領土爭議保護通往南中國海的通道;擬在泰國花二百億美元(約一千五百六十億港元)建立一條運河,令船隻今後開赴中國,毋須先駛經馬六甲海峽,現時八成運送石油到中國的船隻都必須駛經馬六甲海峽。
國防部對中國建立戰略海道的動作很關注,認為可能削弱美國安全和在區內影響力,例如中國加強監控海路運輸會對途經船隻安全。
報告更寫道:「中國發展海軍軍力控制海道,還希望發展水雷和導彈來阻止美國等國家切斷中國能源輸送管道。」
報告指,中國過去一直集中發展陸軍,但隨着中國經濟發展對能源需求增大、伊拉克戰爭令中國意識到中東事故將影響中國輸油通道,以及北京相信美國一直要圍堵中國,在台海一旦發生衝突時,更可能切斷中國的石油輸送線,因此中國軍方領導人開始加強海軍發展,以確保石油能源源不絕輸往中國。報告指中國正尋求發展一支能遠洋及能潛海能力的海軍。
美國《華盛頓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