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趙紫陽彌留之際,為甚麼溫家寶不去看望這位老上司?於情於理,只要溫家寶願意,他都應去看一看。但按中國畸形的政治倫理,如果溫將來還想有一番政治作為,不但絕不能去,還應該置身事外。
溫家寶被稱為「平民總理」、「溫情總理」,農曆年除夕到礦井探望礦工、到醫院跟愛滋病人握手、為農民追討欠薪等。那麼,探望一個八十五歲彌留老人,一個已是尋常百姓的中共前總書記,也是人之常情,更何況趙既是老領導,又為中共獻出一生心血。因此,溫家寶今年元旦到陝西看望遇難礦工家屬,含淚說了一句「我來晚了」,是否就是對趙紫陽說的呢?
事實上,任何中共高幹只要願意,都可以探望趙,卻只有溫家寶不能。「六四」前,溫陪同趙紫陽到天安門廣場勸退學生,這段歷史一直是政敵攻擊他的口實,險令他仕途盡毀。好不容易跟趙劃清界線,至少模糊了兩人關係,黨內保守派才沒否決他擔任總理。若他到醫院看望趙紫陽,他跟趙的關係將再被作文章。在趙紫陽還沒平反、「六四」沒有翻案、溫家寶權力沒鞏固之前,這種攻擊都是致命的,即使不被拉下馬,連任的阻力將相當大。
當然,如果溫家寶願意,又或他像趙紫陽在「六四」屠城前那樣,為拯救學生生命而表現出大無畏的勇氣,那麼誰也擋不住他。問題只是,他願意冒這個政治風險嗎?在公在私,於情於理,溫家寶都應為趙紫陽的平反盡點心力。若他在二○○八年連任後,仍拒為平反「六四」出力,或不敢到趙的墓前獻花,他始終會被歷史唾棄!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