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董建華在施政報告中表明會聽取民意,又透露會落區直接收集市民對施政報告意見,但最終特首只是會在九龍及新界舉行兩場施政報告諮詢會,並且只有獲邀人士才可出席,一直要求特首直接面對市民的民主派議員批評董做法不能接受,只是選擇性地聽取民意,完全漠視市民大眾的聲音。
特首公布施政報告後,工聯會議員陳婉嫻、民主派的李卓人及湯家驊分別要求董建華直接面對群眾,但遭董拒絕,表示會透過「落區」形式諮詢民意,但結果特首辦只是在周四及周五安排了兩場施政報告諮詢會,並且由民政事務總署向區議員及地區人士發出邀請,一般市民難以參加。
有區議員更透露,有地區民政事務專員向他們說,每人發言時間有限,也不保證每位與會者可以有機會發言,令他覺得所謂地區諮詢有「搵笨」之嫌:「好似搵我哋做場戲咁!」
曾發起聯署信要董建華面對群眾的立法會議員李卓人表示,特首至今未回覆會否透過傳媒與群眾直接對話,他批評兩場諮詢會根本不是與市民直接對話,「要有邀請先可以去,即係話唔係一般市民大眾可以走去發言,咁點算直接面對群眾?」他指董建華仍然怕面對基層市民批評,所以盡量控制對施政報告反對意見,民主派絕不「收貨」。
另一位議員湯家驊則表示,他們要求的是市民可以透過傳媒,直接向董發表意見,再由他親自回應,而非一些諮詢會,他看不到這種諮詢會可以收集到市民意見。
有份獲邀出席諮詢會的沙田區議員蔡耀昌表示,雖然未知到時他可否發言,但仍然會爭取在諮詢會上發言,批評施政報告扶貧不力,另外在民主發展及普選問題上交白卷,蔡耀昌堅持,董建華有需要直接聽普羅市民意見,而非一些選擇性諮詢會。
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助理教授馬嶽批評,特首施政報告內有關聽取民意部份毫無新意,假若他不改變自己對市民意見的看法,就算再多開幾場諮詢會,也是浪費時間。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