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亡由綠色教育開始

救亡由綠色教育開始

周兆祥

董特首發表施政報告,民意調查發現市民的滿意程度,這次為六年以來最高。這是好消息嗎?
本地市民滿意,反映甚麼現象?何志平局長上電台解畫,說政府盡量急市民所急,關心市民所關心的事,滿足市民的需求。
按民意調查結果來說,今年相當成功了。請聽一個故事:豪華客輪載着幾千乘客在大西洋行駛,撞了冰山,由全速前進變為愈駛愈慢,船底穿了大洞,海水源源湧入底艙,全船開始傾側,船底幾層艙的水手和乘客不斷淹死、沖走、撞傷,奔走呼號……上層發生甚麼事?繼續娛樂昇平,舞台上歌舞連連。
船長和乘客代表把酒談歡,討論泳池旁的太陽椅應擺放多少、砌出甚麼圖案,另一邊廂,主廚和乘客計劃晚上的超級派對開哪些陳年佳釀共歡……

總要有人大聲疾呼,喚醒上面的胡塗蟲,正視現實,丟下一切動手救船。可是,揚聲器給他們霸住,禁止搞分裂,大家也無心去聽掃興的消息,更懶得去看清楚正在發生甚麼事。
香港特區政府的高官、議員、教育界、新聞工作者,長期一直做鴕鳥,對地球這條太空船的命運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難得會停下來搞清楚人間正在發生的生態及文化災難,繼續埋頭在爭論泳池旁的太陽椅該有多少張、怎樣擺放,船艙走廊鋪甚麼顏色地毯,晚餐主菜吃魚還是火雞。明明大難臨頭,全人類隨時集體紅牌離場(一個一個黃牌早已亮了出來),仍執迷不悟。

廖秀冬局長上電台解畫,指香港目前正臨廢物過多的大危機,解決之道終歸要靠市民全體自覺,減少製造廢物,即是改變生活方式。現在似乎連港府高層也醒覺,明白情況開始危急,非馬上救亡不可。單靠行政手段經濟手段無濟於事,必須市民合作,自覺改變生活習慣;要辦得到這點,需要長時期「思想教育」,令未來的港人既有地球公民意識,又對本地社會有歸屬心,衷心想香港環境好地球生態可持續下去;即是說既要有政治決心,又投放大量資源,認認真真大規模去做。
我們這個社會的市民只關心明天有沒有工開、社會福利對自己如何更有利、做生意環境有沒有改善、怎麼「搞旺個市」、將來還有沒有海鮮可吃。世界大部份社會都是這樣。
如果政府一個個繼續搞民粹主義爭選票博取掌聲,就如上面故事的船長和廚師那樣不負責任──因為大局(全船人的安危)確在他們手上。
……………………………………………………
作者為ClubO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