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南亞地震引發世紀大海嘯,令本港防禦天災意識響起警鐘。一個本港新成立的「全球華人防災工程聯盟」,籌備發起成立一個「天然災難預警應變研究教育基金會」,希望資助學術機構,研究早期預警系統,提高港人防禦天災意識。
天文台台長林超英昨日出席聯盟的記者會說,本港天文台的海嘯警報過去幾十年從沒有發出過。一九五○年代起,香港曾量得四次由遠方地震掀起的微弱海嘯。但無人敢百分百保證,南亞海嘯絕不會在本港發生。天文台會組織活動,讓市民更了解地震與海嘯的關係,介紹海嘯來臨前的現象,提高市民防災意識。
聯盟的代表譚兆璋指出,十年前日本神戶發生大地震,南亞最近又發生海嘯。目前聯合國在日本神戶正召開國際災難防減會議,港府理應派員出席。
此外,由二十三個民間組織、政黨及議員等組成的「海嘯賑災行動」,在全港各區的十二日籌款活動結束,共籌得超過二千五百萬元。善款將會全數平均分配,送交給香港樂施會、香港世界宣明會、香港救世軍及香港紅十字會,用作協助災民重建家園。
另外,政府發言人說,截至昨日海嘯災後失蹤港人個案尚有三十四宗,比前日減少六宗。罹難香港居民數目仍為十二名。目前有一名外籍的香港居民在曼谷留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