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淚探絕食學生 換來曠世冤案<br>「同學們我來晚了」

含淚探絕食學生 換來曠世冤案
「同學們我來晚了」

提起「六四」,除了王維林獨擋坦克外,人們最熟悉的影像,就是時任總書記的趙紫陽,在鎮壓前夕到天安門廣場含淚勸喻學生停止絕食的情景:「同學們,我們來的太晚了……。」趙紫陽為「六四」付出最沉重的政治代價,因同情學生,從黨內第一把交椅跌落被軟禁的處境。不過,歷史不會忘記,「六四」被平反的一天,亦當是趙紫陽冤案獲得昭雪之時。 中國組

一九八九年四月十五日,胡耀邦病逝。當天深夜,北京各大學均有學生、教師在校園張貼悼念胡耀邦的詩、文、輓聯。北大出現措詞強烈為胡氏鳴不平的標語:「死錯了人」、「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等,正式掀開了波瀾壯闊的八九學運的序幕。
「四二六」社論後第三天,趙紫陽從北韓返京,一直堅持其同情學生的立場。隨着學生的絕食行動升級,五月三日,趙紫陽在「首都青年紀念五四運動七十周年大會」上表示,應保護青年的積極性。該次集會在人民大會堂內舉行,約有三千名各界青年代表參加,趙紫陽在講話中說,廣大青年和學生們要求懲處貪污腐敗,發展教育與科學,這也是中國共產黨和政府的願望。他呼籲要愛護青年,但強調必須創造安定局面,如果發生動亂,「一個很有希望、很有前途的中國,就會變為一個動亂不安的、沒有前途的中國。」

堅持同情學生立場
五月十六日,趙紫陽向到訪北京的戈爾巴喬夫透露,中共十三屆一中全會決定:「在最重要的問題上需要他(鄧小平)掌舵。」首次向外肯定鄧小平在黨內影響力,此舉令鄧小平極不滿,鄧女兒鄧楠甚至在電話中責罵趙,是鄧小平後來罷黜趙的導火線。五月十七日晚,中央政治局五名常委就學運表態,李鵬和姚依林投票支持戒嚴,趙紫陽和胡啟立反對,喬石棄權,最後,鄧小平等元老不顧中共體制,插手政務,拍板戒嚴。
五月十九日凌晨,趙紫陽在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溫家寶陪同下,到天安門廣場上看望絕食學生,趙含淚對學生們說:「同學們,我們來的太晚了。對不起同學們了。你們說我們、批評我們,都是應該的。我這次來不是請你們原諒。我想說的是,現在同學們身體已經非常虛弱,絕食已經到了第七天,不能再這樣下去了。絕食時間長了,對身體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害,這是有生命危險的。」這激動人心的一幕,至今仍令慨歎不已,因為這是趙最後一次的公開露面,自始被軟禁了近十六年。

反對戒嚴終遭罷黜
趙紫陽在同一天舉行的黨政軍會議中並未露面,官方新華社則表示趙紫陽因患病而缺席。但後來的種種證據顯示,趙紫陽因為堅決反對武力鎮壓學生,因而被鄧小平等元老秘密罷黜。當天,李鵬宣布北京戒嚴,而學生罷課絕食、遊行示威都是「動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