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官方昨日就趙紫陽病逝迅速作出回應,除表示哀悼之意,也對其當年處理「六四」的手法持正面評價。台灣副總統呂秀蓮對趙逝世表示惋惜,形容趙當年推動政治改革,有志未成,「造成中國政治改革的延盪,這是很大的遺憾。」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委吳釗燮則表示,將密切關注趙病逝是否會引起大陸內部動盪。
陸委會昨日上午發出新聞稿指出,趙紫陽在「六四」中,「表現出對學生民主行動的寬容與體諒,國際間均給予相當之肯定,後來因此遭受內部的批判,也引起各方的矚目。」聲明表示,近十多年來,中國大陸經濟上推動改革開放與國際接軌,但在政治民主化及社會多元化方面並未有相應的開放與改善,呼籲中共深化經濟改革的同時,要開展政治體制改革,以符合國際社會的期待。
行政院發言人陳其邁形容,趙紫陽當年對爭取民主人權的學生運動主張寬容以對,「令人印象深刻」。他又指,多數大陸民眾對於趙擔任國務院總理和中共總書記期間,全力協助鄧小平推動經濟改革開放都予以肯定,但另一方面大陸在民主、自由、人權和法制等各方面卻未有進步。
陳其邁呼籲中共當局應「學習趙紫陽的寬容胸襟,同步推動民主和政治改革,尊重社會多元開放的聲音」,「平反歷史,誠實面對六四天安門事件」。
陳其邁又稱,由於趙紫陽對「六四事件」的處理態度,與當年的當權派立場相左,因此台灣當局會密切關注,趙病逝後的歷史定位問題是否會引發內部爭議與不安。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