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圍北濕地公園西段旁,有路牌指示前往「輞井村」。
輞井分輞井村、輞井圍,屬屏山鄉。因天水圍發展才得以有較方便的公路前往。在我們極小的童年需取道元朗北靠近深圳河接壤后海灣的大井圍,沿一片片魚塘、基圍、河涌,十分費時費力才得以到達。然而天水一隅,當年好風景無限,具備紅樹林、候鳥、水田、鹹淡水交界得到的豐盛魚蝦蟹蠔產品,及村後連綿小山十分茂盛的荔枝園,都成了輞井的特色。
我們大姨嫁作輞井人,從我們很小的歲月便得到她不斷贈送來自田裏園裏海裏的鄉土珍品。一次過年大姨送來剛曬好的原汁原味蠔油,擰開瓶蓋,倒出,唔……只是稀水一般的液體,與我們平常吃用慣的蠔油並不一樣,但味道極鮮。引來大姨譏笑我們不識食,只曉得那些加味豆粉醬做出來的所謂蠔油。自此,上了一課,對兩滴原味蠔油送一碗白米飯的上等珍品不離不棄,其他一眾非名牌或名牌再不沾唇。生活模式改變,大姨久未「下海」,年前中風,她親手曬出的珍味自此成絕響。
但數年前竟然在流浮山正大街50號的裕興蠔油公司的陳先生推介下,重遇近似大姨當年的心意手勢;雖然售價高至六十五元一瓶,但名為「原裝蠔油」的金蓋極品,味香撲鼻,帶回不少童年美好舊憶。
一般粵菜除豉油外,蠔油使用量極廣,只可惜平常吃到只是豆粉整色整水貨色。每次偕親友到流浮山吃飯(近期以巴士站旁的歡樂酒家為首選),例必選裕興的原裝蠔油作手信贈送,就是愛看他們初嘗時的驚喜;那股鮮味不同凡響,初試有人不慣,試過回不了頭。
除了蠔油,裕興及歡樂的金蠔都是送給朋友的好事物。流浮山正大街17號有泰興海味;除了海味,他們的老婆餅、皮蛋酥,皆新鮮出爐;與元朗恒香的做法及味道並非一路,但可口程度同樣讓人驚喜;琥珀合桃及雞仔餅亦是手信佳選。
離流浮山不遠的屏山,歷史文物徑上的鄧氏宗祠前,早上請留意豬肉檔「九記」;我們吃了大半個世紀的膶腸,膽敢說一句:「冠絕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