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灣中山科學研究院自行研製的「雄風二型」導彈機動發射系統,日前完成戰術測評,並開始在全台各基地部署。「雄二」的部署,不但可大幅提升台軍對海攻擊力,還可憑藉其靈活機動的性能,擺脫固定基地的限制,台海一旦開戰,台軍也可以保存制海作戰能力。
據稱,雄二導彈機動發射系統包括發射車和射控系統,機動性相當高,可適應一般路面,整個系統已經過戰術測評及試射,成熟度極高,戰鬥力較岸置固定發射系統大幅提升,國防部亦已完成量產的部署準備。
事實上,雄二導彈發射車在○二年五月已研發成功,當時配合海軍賀田山基地試射雄二導彈時首度亮相,獲得時任參謀總長李傑的高度肯定。
發射車經過不斷的測試後,○三年九月漢光十九號演習期間,原計劃在花蓮海濱試射雄二導彈,但因行蹤曝光及當時光華六號導彈快艇也試射雄二導彈,整個計劃臨時取消,但它的重要性已受到外界矚目。
據透露,雄二機動發射系統已開始在全台各岸置基地部署,平時隱蔽在固定的陣地中,戰時則因應岸基固定發射系統遭到敵軍鎖定、摧毀,迅速移動至戰術位置,接替遭摧毀的反艦導彈基地。
此外,美軍亦曾建議台灣國防部,岸置反艦導彈基地可能最先受到攻擊,必須加快部署機動發射系統,才能有效提升台軍的制海作戰能力。
台灣《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