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行情 自我裝備 香薰店半年回本

了解行情 自我裝備 香薰店半年回本

營商箴言是「不熟不做」,雖是老掉牙的道理,但對首次創業的劉冠麟而言,卻極之受用。打工多年的劉冠麟於03年決定開店創業,便揀選了售賣自己最熟悉的香薰用品,結果店舖半年便回本,今年更計劃以特許經營模式,除助他人創業外,也藉此擴展自己的業務。

劉冠麟從事銷售推廣業務多年,在沒有任何零售經驗的情況下決定創業,只因覺得「工字不出頭」,加上他自行鑽研香薰數年,覺得這產品極具市場潛力,故於03年9月在旺角一個商場內開設「Eden」香薰店,專門銷售香薰油、香薰爐及Spa產品。

赴展銷會增入貨渠道
開店最大難題在於貨源,劉冠麟專程到東南亞及外國的展銷會,除了揀選合適的貨品外,也順道與不同的供應商打交道,增加日後入貨的渠道。他直言:「與供應商維持良好關係,是成功與否的關鍵。」
貨源以外,賣香薰最重「專業」,若不熟悉香薰的功效及用法,除難以留客,也影響商譽,所以在開店前,劉冠麟報讀了數個香薰專業課程,裝備自己,以應付日後所需。

殷勤待客抗衡減價戰
他指出,選址旺角主要是區內人流多,新客源源不絕,毋須單靠熟客轉介,對生意額有較大保障。開業首半年,因為同區及同場競爭對手少,Eden的生意額及盈利俱佳,結果吸引到不少新的競爭對手而至,各店為了爭客,結果引發減價戰。
戰況最激烈時,Eden的營業額銳減三成,利潤更急跌八成。因為部份貨品要減價銷售,與對手抗衡,劉冠麟惟有不斷引入新產品,增加店舖吸引力,同時以講解詳盡、貨品質量平穩、待客殷勤,作為留客的方法。

泰國Spa產品毛利一倍
由於初期入貨量不多,需要即時支付貨款;其後貨量漸增,且與供應商建立了互信關係,取得一個月的貨期,令資金調動較靈活。現時,店舖平均每兩至三個月向各地供應商直接入貨,貨品主要來自法國、德國、台灣及澳洲等地,香薰平均毛利為四成,而由泰國引入的Spa產品(Bath&Bloom)毛利更可達一倍。
開業初期,劉冠麟只因應本身的喜好,忽略了市場需求,入了部份較冷門的香薰油。兩三個月後,他摸清客人的需求,入錯貨的情況才得以改善。

了解需求入錯貨減少
劉冠麟說:「初時預計客戶以較成熟的女士為主,開店後卻多了一批年輕客人,這與店舖所在地不無關係。」現時女性客戶佔六成,客戶層面較廣,所以貨品的款式及類別,也會相應增加。
記者:丹琍

劉冠麟

將去貨較慢的產品組合起來,再以美觀的禮盒包裝,增加吸引力有助銷情。

劉冠麟由泰國引入的Bath&Bloom產品,毛利達一倍。

各款香薰油售60至240元,屬最大路的貨種,但因市場競爭劇烈,利潤不高。

店內的香薰精油品種不算多,但每款貨品都可試用,價錢及功效資料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