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時長少健身 薪酬佳彌補不足<br>香港打工仔心理狀況遜上海

工時長少健身 薪酬佳彌補不足
香港打工仔心理狀況遜上海

【本報訊】香港及上海常被相提並論,城市大學一項調查發現,香港僱員的壓力較上海僱員為高,心理狀況也較差,日常生活方面則甚少定時參與閒暇活動,不過由於收入較佳,因此對整體工作及生活的滿意度卻較上海僱員高。有學者認為,雖然最近經濟好轉,但卻未見為打工仔帶來即時好處,擔心最終只會進一步激發市民不滿情緒。 記者:盧文烈

調查又比較了沙士前後,兩地僱員生活模式的變化,結果發現,香港人在沙士後比較注重健康,希望減少工作量,同時亦較以前浪漫及注重與人建立長久友誼。
城大管理系及應用社會科學系在○三年三月至去年五月期間,分別向二百零六名香港僱員及二百九十一名上海僱員進行了三次追蹤式訪問,並以一至五分來評分,結果發現,香港受訪者普遍認為香港社會的整體情況在沙士後有改善,對經濟前景的信心亦有增加,不過評分只有二點七三,仍較上海三點三三為低。

上海僱員懂享受人生
在生活方面,上海僱員較懂得利用空閒時間享受人生,受訪上海僱員較多會隨團到外地旅遊及定時參與閒暇活動。工作方面,上海僱員每周工作時數較少,而工作自主度、獲別人尊重的程度、尋找跳槽的機會則較香港僱員高,不過香港僱員普遍較滿意自己的薪酬水平,因此整體工作滿意度也較高。
調查又發現,上海僱員的個人心理狀況較香港僱員優勝,前者對自己將來較為樂觀,有三點四分,香港人則三點二二分。不過由於香港人的個人經濟財政狀況較佳,所以整體生活滿意度有三點三一分,仍較上海三點一七分為高。

城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副系主任梁君國表示,雖然香港經濟好轉,但社會大環境改善未能為個人帶來即時好處,特別是員工在工作方面根本沒有相應改善,他促請私人機構應盡量縮減員工工時,而政府亦應多推動市民參與公餘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