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將於四月一日起推行「工作試驗計劃」,安排二千名長期失業人士「試工」一個月,勞工處之後會向每名參加者發放四千五百元津貼。在昨日一個電台節目上,有聽眾擔心四千五百元津貼日後會被僱主界定為最低工資,「本來要用六、七千蚊(請人)都變咗四千五百蚊。」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局長葉澍堃承諾考慮酌量提高津貼,以消除市民的憂慮。
葉澍堃昨日出席商台節目《政經星期六》解釋施政報告中有關勞工的政策。他表示,當局未來一年的工作重點是繼續創造就業機會,估計可提供近十萬個職位,而政府又會安排長期失業人士到私人機構及志願團體試工一個月,工種包括保安、大廈管理、零售及餐飲業等,僱主不用支付工資,政府會在一個月後向僱員發放四千五百元津貼。
不過聽眾王先生擔心四千五百元的津貼會成為最低工資的指標,「如果試工一個月後,僱主話請你,畀你四千五百蚊,但係佢本來用六、七千蚊,都變咗四千五百蚊,呢個係好大問題,將來好多工種都會定喺呢個水平。」
葉澍堃強調,四千五百元只是津貼,並不反映政府對最低工資的看法,但政府會考慮提高津貼,「至於係五千或五千五,呢個絕對可以考慮。」
香港工業總會總裁邱繼龍亦認為政府可以提高津貼的上限至五千五百至六千元,一來可以增加計劃的吸引力,二來亦可鼓勵僱主提供更多種類的職位空缺,而工總將會向會員發信呼籲他們積極參加計劃。